○ 凯里市三棵树民族中学 刘 明
人的学习等活动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的学习、生活及工作是否成功,非智力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享誉世界的美国成人教学家戴尔·卡耐基告诉人们:“要想成功,必备的条件就是,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以及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非智力因素在人类各种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的情感、兴趣、意志、自信心等心理活动。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未来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否取得成就,能取得多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学校所受到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事物的持续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调动各种手段,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身的情绪,做到情绪高昂,精神饱满,语言准确精练,诙谐幽默,态度和蔼可亲,教师这一积极的心理状态将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也变得心情快乐,思绪活跃,神情专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亲切的,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反观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或情绪平淡,或声色俱厉,学生或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或神情紧张,噤若寒蝉,其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各种情感、兴趣、注意力培养的反差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就是好动好奇、好表现,则教师可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现代的教学手段如电脑课件、教学模型、手工制作等,把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到教育教学有关的活动中来,充分地给予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教师也要在活动中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丰富情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二、挖掘课本内容,拓宽和深化教育内涵
中学数学教材不仅仅是“贮存”了教学内容的知识“硬盘”,它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资源,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结合课程内容着力去挖掘这些资源。例如,在向学生讲解余弦定理时,可以先让学生复习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的关系,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其中一条直角边不变,将另一条直角边进行旋转,观察归纳和总结第三边长度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研究。讲到数学家时,给学生讲祖冲之的伟大发现,还有牛顿、高斯、麦克斯韦……华罗庚、陈景润等生动的故事。伟大的人物,将成为学生心灵中的灯塔、路标和旗帜,使学生产生对科学的由衷的敬佩,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励学生从小立志,从而对学生产生自立、自强,学科学、爱科学的潜移默化影响。
三、注意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数学成为一种“享受”
严格要求,让学生磨炼意志严格并不等同于严厉,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做到对学生严格而不严厉,数学是精密科学,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来不得半点的“恍惚”。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严密、精确的思维特点。同时,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似是而非的错误,潦草的字迹,不规范的格式,不整洁的习惯等,都不能看作小事,而是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弱点,但又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与其他同学区别对待,如增加习题难度,要求他们用专门的本子做课本练习中的星号题,要求他们做到一题多解以寻求最佳和最简方案等,有意识地给他们增加阶梯式的“困难”,学生就会在这种梯级跃进中逐步学会战胜困难,获得战胜困难,享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战胜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的学习意志由不稳定的波动性逐渐内化为持久的勇于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进取心,磨炼意志的目的。
总而言之,教师要意识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所以要在教学中不断挖掘教材中以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找到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从根源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