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第八中学 宋星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最基本的前调。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我们应该努力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添砖加瓦;将其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一分力量。而应该如何把它引入学生的品德教育之中;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就已经成为现如今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初中生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宣传渠道。于此而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主要内容;也可以说是初中课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然之路。而要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还需要道德与法治老师发挥好自己的引领作用;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引领更好地进行自我思想品德教育;更好地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之下;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之下健康成长。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当代生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它不仅激励了全社会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对人们的精神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想要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整个体系之中;就需要从学生小时候抓起、从学校抓起;学校层面应该努力将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努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让学生能够懂礼貌、讲纪律、守法律;成为良好的中国国民。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之中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社会的积极力量;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由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课堂已是必由之路。初中课堂已经成为党宣传社会正能量的主营地;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紧宣传中华传统美德;让学生在健康的社会环境之中成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要途径
1.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的素养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课堂效率和老师是分不开的。很多初中生都会因为喜欢科任老师而喜欢上科任老师所教的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具有德育的性质;其课本内容虽然相对较为简单;但是涉及很多学科;教师在开始上课前需要认真研究教材;收集社会上丰富的社会素材;关注时事热点并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整个流程对道德与法治老师的要求较高;道德与法治老师需要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关注社会时事;努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之中;增强自身的道德与法治觉悟;并要求能够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而因材施教;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要求。
2.在实践中突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该只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上;更应该体现在学生的实际行为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的行为之中。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孝敬老人;组织学生在植树节种树;雷锋节学习雷锋做好事;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里给父母洗洗脚;孝敬一下父母;让学生在回家路上见到认识的叔叔阿姨打招呼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表现。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不应该只是成为口头之言;要想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就应该帮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同时;应该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的个人觉悟和道德与法治素养;并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融入自身的行为举止之中;真正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