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四中学 李建周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贯彻落实,现在老师在给学生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比老师强硬地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效果更佳。为此,初中生物老师也应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堂教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与此同时,老师也需要在生物启蒙阶段将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新课标教学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参与式教学模式,顺应了新课改的实际要求,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这样的模式之下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提高,老师从事一线教育明白初中生物知识相比于理论来说,更加注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操作性,可以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创设教学情景
在初中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生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为此需要给学生创设相关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明确清晰。老师也可以思考,如何才能使情景创设得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点,更加符合实际的需求。例如,在讲解唾液淀粉酶相关知识点时,老师可以举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联例子,如在嚼馒头或者大米饭会感觉到很有甜味,这主要就是唾液淀粉酶发生了作用。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构建,可以让学生的生物知识点记忆更加快速,对于生物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还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
2.加强实验探究
以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生物老师在给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地吸取知识。而更是有一部分老师忽略了生物的实验课程,认为让学生去做实验,不仅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危险,对于老师也较为麻烦,还耽误给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时间,以至于很多学生初中两年都没有做过几次实验。随着新课改逐步推行老师应该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真正帮助学生打造参与式的初中生物课堂,加强实验的操作。针对此老师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首先对于可操作性较强,学生操作起来没有过多危险系数的实验,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操作;针对操作复杂实验器材不足抑或者是对学生有危险的实验,老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实验的演示,还可以选择在各种多媒体软件之中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自己操作后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才能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做好准备。为此,在现阶段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迫在眉睫。
3.合理设置学习小组
初中生活泼好动,很多初中生物老师都反映在课堂之上,学生无法注意力集中听自己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时老师就可以换一种思路、一种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知识进行思考,交流沟通。每一个小组同学在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就是在对别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才能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有所成长、有所进步。老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也需要依据多标准来进行小组的分配。总的来说要贯彻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得课程的学习更加全面。老师也可以针对每一个小组讨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帮助初中生打造更加高效高质的初中生活课堂。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现在老师在给学生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使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为学生提供更深入地学习生物知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