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8日

如何搞好学科整合提高教学效果

○ 镇远县羊坪镇中心小学 谢帮前

学科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课程,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课程整合,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这种要求并非面向知识,而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通俗地说,把学生学习的各科知识、方法进行有机整合,相互渗透,相互理解,化难为易。

笔者主要讲一讲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与其他内容的教学整合。

一、小学语文可以和哪些学科进行整合,怎么整合?

小学语文,可以和音乐、美术、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整合。一句话,小学语文基本可以和小学所有科目进行整合,就看教师怎么处理。

现就笔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学科整合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小学语文和音乐教学的整合

音乐以声音抒发情感,文学以语言刻画世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能够将优美的文字幻化为视觉的想象。视像一旦形成,学生的思维就被唤醒,并将其转化为语言印刻在学生脑海。所以,音乐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促进学生的联想,让学生在意境中体会文章情感就更加容易。  

第一,配乐朗诵,深化文本。例如,在学习《忆江南》时,教师播放《忆江南》歌曲,在音符的跳动下,安静学生内心,体会江南优美风景,在意境中达到人、语言文字以及音乐的完美融合。又如,教学《竹节人》文章提到:“找到两根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变成窦尔敦的虎头双沟。”学生对“窦尔敦”不一定了解。这时候,把《唱脸谱》歌曲一放,就了解“窦尔敦”是一个勇敢、胆大心细的历史人物。

第二,低吟浅唱,达到共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歌词,配上合适的音乐才更具韵味,如《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等,随着音乐哼一哼这些歌曲,在音符的陪伴下感受诗词的魅力。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感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磅礴气势。同时想象到红军长征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取得胜利的场景。

第三,联系知识,迁移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白杨》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白杨笔直、倔强,像极了军人,教师出示军人的图片,此时响起《小白杨》的歌曲,教师有板有眼模仿军人动作,学生自然也学了起来,很好地完成了白杨“笔直、倔强”的特征。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就明白了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师将音乐很好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简化文章的难点,这种理解如细雨一样,润物细无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是“艺术之旅”,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汉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在教学《伯牙鼓琴》时,课中笔者采用两次音乐。第一次是理解“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的句子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说说大意。即刻,播放《高山流水》古筝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再根据音乐想象画面,感受伯牙还想到了哪些画面。第二次出现音乐是在了解全文意思后,再次播放唱曲《伯牙鼓琴》,主要目的是在吟唱中记诵古文。

第四,实现单元语文要素,体现艺术之美。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月光曲》。在贝多芬为两个贫苦的孩子弹即兴乐曲,两个孩子仿佛看到了大海的各种景象,教师趁机播放《月光曲》,学生随着乐曲,展开想象,一副月光照耀下波涛滚滚的大海画面出现在眼前。

(二)小学语文和美术教学的整合

语文和美术都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二者在起源和反映形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美术作品一样,文学作品也是通过某种想象来体现文章深刻内涵的,只是在表达方式上存有差别。美术创作不仅要描绘事物的可观形象,还要对事物的神、形等进行具体描述。无论是在美术作品还是文学创作,人们都会用“诗情画意”来评价,这表明了文学和美术之间的联系。

1.描写景物的课文与美术学科整合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第一,课堂导入,活跃学生思维。课上,教师出示几个不同场景雨天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哪一副画面描绘的是秋雨的情景,一下子将学生的思维引导了课堂主题上,能将灰色的大地、阴霾的天空、人的心灵完美净化,用语言和画笔的记录方式将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起来。第二,认知颜色,循序渐进。在课堂导入之后,引导学生如何运用颜色来描绘秋天的雨,教师一边呈现颜色一边指导学生绘画,在鲜活的颜色下,一幅秋雨的图片就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解,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2.古诗教学与美术学科整合

例如,在教学《绝句》时,要想让学生对本首诗歌的内容有所理解,笔者采用诗歌绘画形式进行教学。黑板上,依据学生口述,画出两个黄鹂在一棵碧绿的柳树上鸣叫,远处的天空有一行白鹭自由飞翔。

从一栋房屋的窗子外,看到西边的山岭上覆盖着白雪,门口停着从东吴赶回来的船只。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出现在学生眼前,对本首古诗的意境一目了然。

3.把美术整合在其它语文教学中还有:

《故宫博物院》:画出你带家人旅游的路线指示图。

《颐和园》:按照游览的顺序作画。

《记金华的双龙洞》《赵州桥》:简笔画画图……

(三)小学语文和科学教学的整合

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态度,并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入语言文字,进行科技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科技类的文章,如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只有一个地球》;以生动故事介绍科学知识的记叙文,如《看月食》。这类文章都是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的,以生动的故事来介绍科学知识,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除了上述类型的文章之外,还有一类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进行科技教育,但是缺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称象》,这篇文章赞美了少年的聪明,但文章蕴含了浮力的相关知识。所以,小学语文和科学的整合,不是生搬硬套的,而是在教师深度挖掘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

例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讨论伽利略为什么依然坚持验证自己的观点,在大家的交流当中体会伽利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知识,带领学生动手操作。课堂和课外的有效结合,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训练了学生观察、动手等能力。

在上六年级语文上册《盼》这一课时,上到第18自然段“……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老师问:雨真的是甜的吗?这就需要了解雨的形成过程。这时,笔者就普及了“雨”的形成知识: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它们与混合物相互碰撞、合并,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降落下来,当低空温度高于0℃时,便是雨。雨水中是有杂质的。再结合上下文,学生了解到雨丝并不是真的甜丝丝,是因为作者心情愉快,感觉周围一切都是美好的。

二、资源整合的途径

教学资源整合的途径大致如下:

1.要充分研读教材,以便整合教材内部资源;

2. 要广泛接触各类资源,阅读浏览各种杂志和网络资源;

3. 积极开展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便整合师生资源;

4. 学习现代教学手段,以便整合网络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资源。

要想实现课程整合,教师必须树立发展意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新课程改革给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综合性学习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为学科整合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小学语文和音乐、美术、科学等整合,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能提升教学效率,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 2022-07-08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478.html 1 如何搞好学科整合提高教学效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