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8日

“文化菜单”不妨多点乡土味

○ 童玲

文化下乡是“三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的现实背景下,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有利于为基层群众提供种类更多、营养更全的精神食粮,加快现代乡村的文化小康建设步伐。但文化下乡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相关部门在送文化下乡时,要坚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去精心准备“文化菜单”。

近年来,各地都在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相关部门为农村群众服务的意愿也十分强烈,有些送下乡的文化大餐内容相当丰富,但即便如此,也还出现了群众满意度不高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相关部门在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时,缺少对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研究,考虑更多的是“我能给什么”,而不是“群众要什么”。

文化下乡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文化直抵群众的心扉,因而群众需要什么就变得十分关键。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生活,对什么样的文化形态最渴望。如果不关注农村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不进行实地调研,文化下乡就很难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逐渐变得多样化,文化下乡面临众口难调的现实困境。但是,千百年来农耕文明的滋养,使他们养成了对乡土文化情有独钟的共同习惯。对他们而言,哼唱了几十年的地方戏、留下儿时记忆的老电影以及根据身边人身边事创作的方言小品,这些打下了深深乡土烙印的文化形态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他们灵魂深处的最爱。

面对当下实际,文化下乡需要以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文化产品适销对路,满足了需求,才能真正让基层文化活起来、百姓精神富起来。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时,不妨用心准备“文化菜单”,让“文化菜单”多点乡土味。

--> 2022-07-08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493.html 1 “文化菜单”不妨多点乡土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