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康) 近年来,凯里市纪委市监委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双管齐下破“围猎”困局,有效压缩“围猎”者和甘于被“围猎”者的生存空间,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
拓宽渠道,精准发现问题线索。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采取“查受贿带行贿、查行贿带受贿”方式,坚持从部门协同联动中“找线索”,信访举报中“筛线索”,监督检查中“查线索”以及现有案件中“挖线索”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受贿行贿”问题线索核查力度,尤其深挖细查案件背后隐藏较深的行贿问题线索,规范受贿行贿问题线索集中管理,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处置。今年来,精准发现受贿行贿问题线索9条。
突出重点,精准查处腐败行为。在严肃查处受贿的同时,重点将多次行贿、巨额行贿、长期围猎党员干部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的行贿人员作为监督执纪执法重点。深化纪检监察机关与组织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及相关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沟通协作,强化行贿问题线索和案件移送、查办、协办等沟通协调,针对贿赂案件中出现的“围猎”问题,逐一摸清行贿人的社会背景、行贿动机等,实现精准施策、有效突破。建立处理行贿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承办部门对行贿人员提出精准处理意见并交由审理部门审核把关,案管室加强对行贿查处工作的跟踪督办,不断提升行贿问题查处的精准性。自《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印发以来,严查受贿人员11名、行贿人员8名。
宽严相济,精准实施常态监管。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帮助行贿人转化思想、回归正道,如实供述其行贿事实。坚持惩戒和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以挽回国家经济损失为重点,综合行贿金额、次数、发生领域以及性质情节、认错悔错态度等,充分运用政策策略、贯通纪法情理妥善处理。下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推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推动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加大行贿信息库建设和成果运用,将行贿人“黑名单”与干部任用、企业市场准入等有效衔接,对纳入黑名单中的企业和个人予以限制从事招投标活动、提高贷款利率等一系列惩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