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 龙汉先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于高中地理教育工作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则应当积极地创新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推动学生人地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这四项基本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养成。在本文中,则主要分析当前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关培养策略。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兼具理科严密性、理论性以及文科生动性、灵活性的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则应当注重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多个维度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必要学科品格与关键能力,即包括地理人地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等。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持续推进,高中地理教师则应当积极地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熟练地应用教材知识点对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综合学科素质,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人地观念培养
地理人地观念也被称之为人地协调观念,这也是地理学科及高中地理教育工作中的核心观念之一,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正确的意识,了解到人类活动、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从而能够养成正确、科学的环保意识,并且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树立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矛盾的科学能力。从教学策略上看,高中地理教师为了落实人地观念培养,则可以适当地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与人地协调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全球环境意识等地理学科内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以科学发展视角去看待并学习地理知识。例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教学过程时,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全球变暖的大骗局》这一纪录片,引导学生从辩证视角去看到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问题,并且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渗透人地观念,促使学生意识到保护地球环境、人类所面临的资源枯竭问题以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都能够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去解决。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定势会被打破,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也会更加清晰的显示。基于这一教学氛围,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区域认知培养
区域认知能力主要是指能够从区域的视角去认识地理现象,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所应当掌握也应当具备的认知方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那么则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区域综合、分析、比较等方法去探究不同地理环境当中的区域特征。由此可见,高中地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可以适当地结合地图教学,借助地理图册的直观性来促进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地理观察能力的提升,而在地图教学中也可以辅以案例教学、问题导学等措施,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抽象、分散的地理知识整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同时构建系统的地理知识网络,增强学生地理学习体验。例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完“气候类型”的相关地理知识后,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地形与气候分布图,同时结合地图特征来为学生展开知识提问:东南亚地区有哪些气候特点?这种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通过观察地形,判断东南亚地区主要作物是什么?在地图的直观展示与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也会自然地应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点对问题加以分析、解释、推断并总结。如此一来,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变成了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知识点之间的相互串联更是有助于锻炼、培养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能力。
三、综合思维培养
在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运用自身的综合思维从多维度、多方面综合地运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去分析、解释地理事物所呈现出来的现象与表现出来的特征,在综合思维的引导与带动下,学生不仅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不同地理要素之间有可能存在的关联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时始终立足于辩证角度开展逻辑思辨。例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适当地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将同一类型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地球上的大气”相关知识点可以分成“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四大板块,“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则包含“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境”“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知识点;“气压带和风带”中包含“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常见天气系统”中则列举“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等内容;而“全球气候变化”则应当阐述清楚“影响”“原因”“措施”“表现”等地理知识点。总而言之,通过核心词、线段、色块等元素共同构建出完整的思维导图,而在补充思维导图关键词的相关知识点过程中,学生的脑中形成了一个具有关联性的知识网,其综合性思维也会得到大程度的增强。
四、地理实践力培养
地理实践力顾名思义就是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所能够表现出来的行动能力与优秀品质,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是引导其灵活应用地理工具与地理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当积极地组织学生参与到相应的地理实践活动当中,适当地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拓展延伸学生的综合学科素质。例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城市的地域结构”相关知识时,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绘制某一特定的城市景观图,并在所绘制的地图中标注好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农业用地等区域,从地理学的角度对城市内部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可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探索习惯,从而为其全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思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并创新地理教学策略,针对性地培养、强化学生核心素养,推进地理学科素质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