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09日

初中男生引体向上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以贵州省从江县第三民族中学为例

○ 从江县第三民族中学 孙胜康

一、研究的起因

初中生男子“引体向上”这个项目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近两年的必测项目,男生引体向上这个项目是一个不得不提高成绩的必学项目。我们再来分析男同学的练习动机:身体比较瘦小的男同学,为了提高体育中考的成绩,有的还能自觉地进行锻炼,时间一般都是在体育课上,在其他时间几乎不练习,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自己练习。对于比较胖和高的男学生,由于初中生对身体形态的关注度还不懂得在乎,他们更没有兴趣练习这个枯燥乏味的项目。对于绝大多数男同学来说,这个项目使他们充满着挫败感、丧失自信心。如果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分析引体向上的练习动机,力量类的另一个二选一项目——双手头后向前掷实心球,从安全性、可行性和成绩提高的速度等方面,都决定着实心球对引体向上的中考替代性,所以男同学几乎没有什么练习动机。矛盾的一方面是学校、成绩、体育教师,另一方面是男同学的练习动机与目前的成绩。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尤其是内因,我们必需在调查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切中内因、切中心理,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 分析与讨论

(一)成绩摸底

组织本校的6位体育教师,在2019年9月开学之初的体育课上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全校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所有男生进行一次引体向上摸底测试【体测数据上报的引体向上测试项目留在最后一项再重新测试一次(预留两个月的时间给学生训练)】。

(二) 练习情况与学生的练习意愿摸底

男生引体向上练习需要场地器材,需要方法。组织一次和学生的访谈,得知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家偶尔做俯卧撑练习,有的家长给学生买了哑铃,但是他们一般都不知道如何利用哑铃进行练习,还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拉力器,但是练习却无从下手,这充分说明了我们还是有部分学生有意愿提高引体向上成绩的,却苦于没有提高成绩的能力和方法。

三、 在体育课中的举措实施

(一)男子引体向上教学的实施措施

1.练习必须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指体育锻炼必须根据人体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在锻炼的内容、方法、运动负荷等方面逐步提高,使机体功能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循序渐进是人体适应环境的基本规律,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一个缓慢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2.练习内容及顺序、要求、组织措施

以一个班为例,将全班男生分成二组,一组为一个都完不成的同学,另一组为可以完成一个以上的同学。第一组是:能完整做一个以上引体向上的这部分同学,直接在单杠上练习。练习次数:每生3次,每次尽力拉。练习要求:要求只要能拉上去就可以,摆动与否不限制。组织措施:根据班级能完整拉一个引体向上的学生的数量,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组长,有组长监督和负责安全与实施,并指定拉的顺序。

第二组是:不能完整拉一个引体向上的这部分同学,练习内容与次数:斜身引体(20—40次),每生完成3组;单杠上吊一会儿→曲臂悬垂。练习要求:(1)斜身引体时,双臂与单或者双杠成90度角,拉上去鼻尖触到杠。(2)曲臂悬垂要求要有人帮助与保护。组织措施:根据班级学生的数量,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组长,有组长监督和负责安全与实施,并指定练习的顺序。

(二)具体的教学跟踪

2019年9月,为了完成本篇论文提供有力依据,组织了校内906班学生做测试,跟踪了906班三个学生王某、吴某辉、吴某幕。摸底情况(三个同学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但是情况不同):王某同学手臂能弯曲到100度左右。吴某辉同学静止后,腰部可以左右扭动。吴某幕同学静止后,全身不会动,并且3秒钟就下来了。体育课练习方法:王某、吴某辉、吴某幕3位同学均做斜身引体(30个),2组俯卧撑(尽力),坚持一个月后做天梯攀爬。家庭练习:王某、吴某幕同学坚持垂吊自己的身体(天梯)。吴某辉同学坚持做俯卧撑。个人练习:选择适合自己高度的单杠,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直接进行拉引体向上2组,每组尽力。2019年10月中旬,王某同学可以做4个引体向上了,吴某辉同学可以做5个标准的引体向上了,吴某幕同学的手臂可以弯曲到90以内,也可以完整地做2个引体向上了。2019年11月中旬,体育体测数据最终测试成绩,王某同学可以做标准的引体向上12个、吴某辉可以做12个、吴某幕也可以做7个标准的引体向上了。应该说,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认为初中生男子引体向上应从基础着手,然后进行区别对待。基础着手:应该从托实心球跑、斜身引体、推小车、爬天梯、双杠上支撑用手往前移动、双杠杠端支撑上下曲臂等训练着手。在体育课进行充足地练习,运动量根据情况而定。区别对待:一般的基础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把同学们分成两组,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标准要求能完整做一个引体向上的同学为一组,这组同学可以直接在单杠上进行引体向上练习,第二组为不能完整做一个引体向上的同学,继续进行基础性练习。

--> 2022-07-09 ——以贵州省从江县第三民族中学为例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593.html 1 初中男生引体向上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