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富勇) 今年以来,黎平县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基层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矛盾化解等工作一线锤炼为民服务的“红心、初心、信心”,当好群众身边的“宣讲员、服务员、调解员”,推进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
锤炼爱党“红心”,当好政策“宣传员”。利用黎平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参观黎平会议纪念馆、观看历史专题片、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长征路”等开展教育活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抓实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坚持把年轻干部放到基础差、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让他们在急事难事中磨砺才干、积累经验、提升能力,锤炼出一批党性修养高、工作本领强的“红色”干部队伍。利用新时代大讲堂、农民讲习所,借助学习强国、法宣在线、黎平组工等网络平台,及时把党的惠民政策、贴近民生的热点活动、干群的和谐互动、身边的榜样好人等不断地向群众、向社会宣传出去,弘扬时代新风尚。
坚守为民“初心”,当好群众“服务员”。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大检查”“基层大走访”“黎平事黎即办”等行动,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村级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乡里乡亲”党员调解室,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轮流坐班,收集群众诉求,怀揣一颗“真心”,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同时,党政班子成员带头下沉一线,通过实地走访,召开“板凳会”“院坝会”等方式,摸准群众的痛点、难点、焦点、堵点问题,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集中攻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再梳理、再精简,采取“主动上门+集中办理”、周末不“打烊”等方式,推进群众事情“马上办、网上办、现场办、一次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来,该县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98件,网上、周末帮助群众办理事项6600余件。
增强干事“信心”,当好矛盾“调解员”。围绕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农村党建、应急管理、枫桥经验等政策和业务知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严格落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原则,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入户走访、宣传宣讲等渠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收集、及时了解群众矛盾诉求,对各类纠纷引起的矛盾,登记造册,因情施策,及时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营造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和谐共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来,该县收集到群众意见300余条,帮助群众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8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