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0日

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实施策略初探

○ 凯里市凯棠镇中心幼儿园 杨庆云

幼儿园音乐教学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中已经受到高度重视,音乐教学游戏化借助于游戏的形式,组织开展音乐与游戏并行的活动,让孩子们熏陶在游戏与音乐中快乐成长。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当中,不仅提升了幼儿对音乐的学习,还培养了兴趣爱好,提高了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顺应了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作为新一代的幼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音乐教学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为幼儿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而想要充分提高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效率,还必须在具体教学中精准施策。

一、营造良好教学情景,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景教学,应当充分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音乐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此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努力把游戏快乐的因素添加到音乐教学设计之中,自然渗透在整个音乐教育情境之中,从而让幼儿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音乐学习之中。歌曲《小青蛙》的设计提倡在玩的过程中学唱新歌。教师可以游戏“小青蛙捉害虫”为主线,扮演“荷叶”的幼儿通过控制歌声的大小,让“小青蛙”能听辨歌声的暗示找到“害虫”。这样既能够有效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拟定音乐教学游戏化规则,确保音乐教学活动的灵活性

游戏规则的拟定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游戏的趣味性,因此,教师要注意拟定的规则合理性。

一是规则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规则的制定既要考虑游戏任务的需要,也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如果规则过难,超过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就会出现屡屡违规。教师再三说明和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导致幼儿对游戏丧失兴趣,反之,可以使幼儿产生一定的游戏性体验。

二是规则要明确、严谨。如果规则的制定模棱两可,幼儿容易引起争执。

三是尽量不使用制约幼儿行为的纪律性规则。规则过于强硬,会破坏活动的游戏气氛,削弱幼儿对活动所可能产生的游戏性体验。

四是规则太繁琐会影响游戏成效,一般规则以2-3条为宜。

五是尝试与幼儿协商制定规则。在规则执行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反复验证、修改,重新制定的循环过程中逐步完善规则,并最大限度地支持自己拟定的规则,更好地完成游戏。

例如,中班音乐游戏《小青蛙》,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游戏规则:其一用歌声的大小引导“青蛙”找到“害虫”,歌声越来越小表示“青蛙”离“害虫”越来越近,歌声越来越大表示“青蛙”离“害虫”越来越远;其二游戏前“青蛙”要闭上眼睛;其三其他朋友不能用语言或是动作提醒“青蛙”“害虫”的躲藏位置。从学生的角度说,他们喜欢适合自己的游戏,游戏规则的制定应注重可行性、适宜性。

三、开展游戏教学,确保音乐教学活动的灵活性

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既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而且还可以确保音乐教学活动的灵活性。首先,教师需要借助游戏化的教学和表演等方式,来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例如,进行一些即兴的表演或是让学生进行看图讲故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等,从而使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得到有效提升,提高幼儿音乐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第二,注重对幼儿领悟能力的有效挖掘,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唱歌表演等,这样既能够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从而有效提高游戏化教学的效率。

总之,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就是从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适当的情境交融、师生互动,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利用幼儿活泼好动和强烈表现欲的特点,将幼儿全身心地带入到游戏活动中,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体会音乐的魅力,通过音乐熏陶,从小增强幼儿的艺术素养。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努力提升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效果,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

--> 2022-07-10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648.html 1 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实施策略初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