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0日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天柱县第五中学 陈凤柳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生必学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在这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法落后和学生理解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不很明显。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总结和探索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对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大多存在教师一人讲的现象,教师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主宰课堂,尽管教师讲课很认真,学生却没有得到所要掌握的知识,这样既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又约束了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学生没有发现学习的乐趣所在,使得教育效果很难得到提升。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无法体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灌输,如果不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打击,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学的师生观念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教师的角色地位降下来,把学生当成可以沟通交流的对象互动,因为交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只有让学生主动进行沟通,才能直观地发现问题所在。教师应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提问、乐于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道德与法治教育更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以及使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的重要课程,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应将自身角色不断进行转化,贴近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善于做一个倾听者,不仅要在课本知识上,还应关注学生平时的生活,如学生学习情绪不高时,应主动与学生进行交谈,为学生出谋划策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内涵真正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才能最终实现其教育效果。

(二)优化课堂氛围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构建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要对初中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将学生的兴趣点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时,我们知道现在众多初中生对网络都非常依赖,一部分学生对网络游戏存在沉迷现象,并且喜欢在游戏中交朋友。那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可以以学生的这些兴趣为切入点进行课堂导入。例如,哪些同学喜欢在网络游戏中交友,哪些同学善于在网络上的其他社交方式进行交友等话题导入。从课堂导入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网络上交朋友到底有没有危害,网络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什么样的意义。以此让学生在课堂初始就能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效的参照,在懂得感受网上朋友带给自己关心与关怀的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友意识。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可以对此话题进行讨论,更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引导学生联系真实的生活场景,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对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让友谊之树常青”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谈论自己的好朋友,如与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后来又是怎样处理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将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促使学生自然主动地投入知识点的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四)开展实践活动

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品格,让其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道德实践之中,以此能够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教师要组织开展相关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促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在进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美好集体有我在》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集体的发展与变化,树立学生积极的集体生活态度。并让学生对集体生活进行反思,尝试改变学生平日在集体生活中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这个大集体的公益活动,以此让学生主动了解社会这个大集体,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与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丰富其生活经验。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要明确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然后通过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学。同时要通过教学手段不断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2022-07-10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649.html 1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