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远县城关五小 潘晓燕
小学音乐教学是我国整体教育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和技巧。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构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音乐核心素养下建构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意义
以音乐为中心,构建良好教学效果的小学音乐课堂,既是新课标对小学音乐课程的一项新的任务,也是在基础教育中贯彻实施全面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首先,构建中小学音乐教室有利于改善小学音乐教学。但由于小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还不完善,对某些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领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构建高效课堂着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其次,构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新课改为改革小学的音乐教育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高效的音乐课堂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建设途径
(一)激发兴趣,做到让学生爱上音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音乐也在不断发展。音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现在的我们,要想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就必须要让他们热爱音乐,让他们在未来的中学甚至大学中都保持着对音乐的热情,让音乐事业永葆活力。
在小学阶段,可以从学生喜欢的电影和动漫中抽取他们的歌曲,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例如,在课堂上播放《熊出没》中的片头曲和片尾曲,使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伴随着熟悉的歌曲,学生很容易进入情境,引起他们的共鸣,接下来的学习也就更具容易。或者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很多好玩的声音效果展现给学生,如小鸟的叫声,水滴的声音,风吹树叶的声音,火车的声音,塑料泡沫的破裂,切菜的声音等,都是非常有用的声音。这些声音元素很容易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有效尝试。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夯实学生根基
在小学阶段,我们并不需要进行太多的理论教学,学生如果没有这样的天资,如果让他们去学习,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我们要改变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网上的音乐模拟器模拟钢琴的演奏过程,让每个人都能够亲身体会到不同的音符所带来的感觉,就是我们挑选了几个小学生的舞蹈,通过视频剪辑的方式将音乐融入舞曲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对教学的影响。另外,趣味教学、游戏教学、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都可以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应用,从而多角度启发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
(三)充分利用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活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能使他们更多地投入到音乐的研究中。教师是学生和学生知识之间的一座桥,学生要通过这座桥,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尝试,教师要保证学生成为课堂里的主体,学生可以主动提问,互相探讨,这样他们才能对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解决问题。当一个新的回答被学生提出来,教师要赞扬他们的创意,并对他们不完美的回答加以弥补,要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对他们的观点表示尊重,并帮他们解答问题,让他们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而有趣。同时,同学间的交流也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缺点,大家一起思考学习,这样才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满足,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合作的乐趣。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音乐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在有效的教学环境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不同小组级里,通过教师的指导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主体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
(四)打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很少向学生提出问题,只会在课堂上对书本进行简单解释,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下降,对知识的吸收也变得更弱。所以,在课堂设计中,要把握好关键和难点,适时地问几个问题,引起他们的思索,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性。重点问题的发问既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以问题情境营造出一个愉快、愉快的教室环境,这是我们所要寻求的一个有效的课堂环境。例如,在《蜗牛与黄鹂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演唱节奏、旋律、创作手法等几个角度来把握问题。教师首先向同学们解释,接着是特定问题,最后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教学效果,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这种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有效地建立起高效的教学环境。
总之,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审美观,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核心素质的教育思想与小学的音乐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让他们终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