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浪洞中学 杨 冬
历史教学课堂索然无味?如何增强历史教学课堂趣味性?如何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为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勇于打破传统,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努力钻研设计教法。努力实现遥远历史的现实化,文字历史的形象化,从而达到培养兴趣增强历史感的终极目的。
一、当代初中历史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层面
第一,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研究的不足,对于趣味性教学认识存在断层。在新课改的潜移默化中,初中历史教师虽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由于趣味性教学本身仍处于模棱两可的开发性阶段,造成一些教龄长的传统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上更偏重于传统式教学。新课改下为了更快适应改革,大量启用年轻教师,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课堂气氛与学生感受而忽略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第二,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教育观念存在弊端,趣味性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上的应用广度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为“以教师为中心”大大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感,而当代教育所衍生出来的一个词汇叫作“考试教育”,即以考试升学为目的教育,课堂过于死板,知识没有灵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兴趣教学大多被应用于在新课初开阶段,对初中学生的心理把控也仅仅停留在初始阶段,使得复习显得苍白无力,没有很好的贯彻“温故而知新”。
(二)学生层面
学生对历史学科看法存在误区,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兴趣课堂的喜爱与支持。长年的考试教育使知识学科出现了主副科的划分,“临时抱佛脚”也能有不错成绩的历史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划入副科阵列。随着科技的发展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性地接触到电子产品。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出现就要求教师学会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二、改善课堂问题,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建议
(一)提高“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上的应用率
“翻转课堂”教学是我国现代教育模式下衍生的新兴教学方式,即将传统的各种教学方式顺序进行打乱、重组,形成的“颠倒课堂”。老师事先将课前录制好的学习视频、整理好的学习资料、预留的时间思考问题最后打包发送到我们学校专门指定的一个网络软件平台上供在校学生随时进行每堂课前的一次自主做题预习。学生在日常学习和思考中所不断形成的热点问题等都可通过授课网络直接发送给授课老师,老师凭此网络可以充分地了解并看到每个学生的当前学习工作进度、学习实践情况、学习理论基础等,便于在开展课上教学时因材施教的同时进行重难点教学。充分合理地利用新鲜的教学顺序、初中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痴迷热爱以及影片对于学生独特的吸引力,从学生兴趣出发进行寓教于乐。
例如,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建立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之下,对于刚步入历史学习的初中学生而言,需首先建立学生对于经济危机的大认识,可以将《世界历史——经济危机》纪录片传输到软件上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社会全貌,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了解、政策内容分析等知识学习打下重要基础。在课程学完后可对保存的视频进行二次观看,以达到复习的目的。
(二)高效利用现代信息科技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大力发挥信息科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作用,推进信息科技与学科课程相结合,为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利用交互式白板,即多媒体投影系统代替传统的板书书写,大大解决了课堂时间的浪费。同时,多媒体系统所带来的声、图、影、字的结合更利于初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鲜明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谷歌地球”的卫星地球呈现,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科技的科技感,让初中学生更直接直观地了解到地理地貌、国家分布、势力范围等等。但由于各学校硬件设施条件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现代信息科技的应用效果并不完全呈现优势状态。
例如,在讲授《罗斯福新政》一课中,美国德国日本转嫁危机的不同做法与结果,可以充分利用PPT进行图表对比,用色彩不同的符号进行标注,加深记忆点。也可用“谷歌地球”将各国简图进行呈现,大程度地了解学习各个国家的地理面貌、山川河流、远亲近邻等等,直观清晰地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
(三)虚拟情景再现历史,初步达到感同身受
传统教学方法大多为知识大于故事,概念大于细节,史论大于史实。简洁的概念,千篇一律的记忆顺序,时间、背景、导火线、原因、过程、意义……过于苍白,造成了学生只知其事不知其实。这就要求教师顺应新课程提倡的情景式教学方法,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感受历史环境与事件情景,深入浅出地接受历史知识。利用历史故事再现情感情景进而分析历史的实质与内涵,偏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再者可以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探究,就某一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个个富有充分想象空间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想象。
例如,在讲授《罗斯福新政》一课中,经济的大萧条和罗斯福所提出的政策是这一课的重要知识点。我们可以用语言叙述加图片展示的方式讲述当时的社会状况,工人的大比率失业,银行的财务危机,饿殍满地的惨状等等。同样,我们也可以提出“你觉得罗斯福做的对不对?他为什么这么做呢?”类似的问题。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研究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全方位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趣味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感兴趣程度,并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和教学成果。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应该秉承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原则进行快乐教学,实现快乐学习。在近些年新课改的影响下,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在提升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上表现出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学生也展现出对快乐教学的热爱。但趣味性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变更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与更新,从而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源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