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龙场镇中心幼儿园 杨丽萍
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任务的推进,我国相关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开始关注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教育的作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初期是儿童性格、学习能力、思维逻辑水平、行为等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对现实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从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面临的困境和需求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是国家和幼儿园必须长期探索的任务和实践基础,幼小衔接作为幼儿教育环境改变、知识技能升级的重要阶段,研究大班幼儿在衔接中存在的困境及需求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面临的困境
1.以实践为主的学习朝“知识本位”发展的跨度较大
虽然大班幼儿的智力发展和行为发展已经符合小学知识技能的教育要求,但该时期的幼儿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仍然是以实践为主的操作性教学,幼儿大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没有形成知识从获得掌握的完整程序。此外,我国对学生的教育仍然处在“工具性”的阶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比重发生明显倾斜,且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期待和关注大多是从小学开始,但幼儿往往需要花费几倍的时间进行熟悉和适应,无法及时有效地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导致两者之间发展需求的跨度较大。
2.以亲密互动的人际关系向“遵守规则”的跨度较大
大班幼儿在校期间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中亲密互动的程度较高、时间更长,幼儿虽然服从教师权威,但对教师的态度更类似于长辈的亲近,老师提出的规则也是以幼儿熟悉的背景为基础。跨入小学后,教师会通过“增加协商”来提升幼儿对自己的服从性,并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下要求学生主动遵守规则,幼儿正处在行为、动作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他们来说,服从小学教育要求的规则相对较难,很多幼儿会对此产生抗拒或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幼儿性格的完善和情绪表达。
三、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的需求
1.对学业衔接的需求
幼儿园和小学都应该注视幼儿的学业衔接。首先,幼儿园应该设立与小学对接的课程,让幼儿接触有关小学课程的知识和必备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让大班幼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防止因学业落差太大造成的抵触和不适;其次,小学应该拟定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案和教学任务,空出充足的时间让幼儿适应新环境,以幼儿的视角和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尊重他们的观点,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来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
2.对人际互动的需求
人际关系在幼儿的终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际关系的态度影响着幼儿的性格、脾气以及适应能力。幼小衔接过程中的人际互动也十分重要,大班应该适当调整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幼儿建立权威、规则的概念和意义,幼儿在升入小学以后,教师应该多包容、多互动,消除幼儿的顾虑和惧怕心理,让幼儿学会信赖自己、服从规则。
3.对环境的需求
大班幼儿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一般的幼儿喜欢明亮的色彩和温馨的布置,喜欢参加各种活动或拥有各种活动物品,幼小衔接也应注意对环境的改造,促进幼儿对环境的适应。幼儿园应该减少幼儿对物品、环境的依赖,帮助幼儿走出舒适区,认识到生活中充满各种挫折和挑战。小学应购买适合幼儿发展的器械装备,并为幼儿打造一个明亮温馨的教室环境。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影响幼儿知识获得和性格发展,幼儿园和小学间应该加大联系和合作,通过满足幼儿的情感和发展需求,解决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