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0日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 凯里市格冲小学 王 宏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发挥着主导的力量,为构建个性化班级,推动小学生健康的成长,班主任必须贡献出自己的价值。目前,为更好地实施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必须充分地认识到管理的积极意义,并能够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发挥出班主任管理的显著效果。本文对此展开了相关探究,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踏入三尺讲台已有二十余年,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也深深体会到在小学中,班主任管理非常关键。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对自己的班级进行足够了解,承担起管理的责任和意识。当前由于一些新班主任不具备完善的管理经验,因而在管理的过程中状况不断,如此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积极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推动小学教育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管理理念陈旧

在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占据着主导权利,如此不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发挥。而班主任很难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要求小学生不管是学习,还是玩耍都在自己可控范围内,这让小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无法与新时代管理理念相适应,影响到小学生自制能力的养成。

2.班级管理方式不合理

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全天监督,教师认为学生不具备自由管理的能力,这样不但增加了班主任的负担,又让小学生倍感压力,这样让班级管理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

3.学生在学习中十分被动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关心,造成一些学生出现厌学情绪,若教师不能及时地干预,对学生健康的成长十分不利。学生在学习方面很难追赶上老师,同时也不能服从教师的班级管理。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对策

1.尊重学生的个性

小学生未经世事,经常在言语中抒发自己的感想,此时班主任就应该仔细聆听,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班主任担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职责,而小学生的思想还尚未成熟,班主任应给予学生鼓励和尊重,能够以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深刻地去体会学生的感受。例如,大部分班主任都更偏爱表现优秀的学生,而常常因为淘气顽皮的学生动怒。而顽皮孩子的个性就是如此,班主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还应去了解学生的内心,采纳学生的建议,从而让班级管理实现最佳的效果。

2.让学校、家庭、社会实现和谐统一

班主任若想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就需要积极地与家庭社会建立联系,对小学生实施全面教育。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和习惯都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当前,为了让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实现和谐统一,班主任必须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再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计划,如组织家长会以及家长培训活动,传授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另外,社会风气同样关系到小学教育,学校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学校通过开展座谈会让学生能够对社会中好的风气以及不良风气进行分辨,正确地指引学生。将良好的成长环境带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让学校、家庭、社会更加和谐,让班主任管理工作起到显著的效果,让学生接受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3.用赞美方式推动班级管理有效进行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经常赞美学生,因为赞美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特别是小学生,班主任及时的赞美能够让他们更加自信。所以班主任应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再给予合理的赞美,如此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身心,同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例如,班主任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班级中度过,所以班主任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小学生的状态,若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帮助他人,此时班主任就可以趁机赞美该名学生,教师如此表扬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信,还能够发挥出榜样的作用。如果学生总是犯错误,教师不能采用体罚的方式对待学生,不然会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创伤。班主任应以学生的视角对待学生的错误,正确疏导学生,适当地鼓励学生,取得学生的信服。赞美的效果大于惩罚,让学生更加服从老师,从而推进小学班级管理有效进行。

4.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因此他们的喜好和个性也都具有差别。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还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班主任必须了解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对于教师的教导他们都十分信服,所以教师就应该给予小学生有效的引导,可以利用班级管理时间向学生讲述名人故事,通过故事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发挥出启发的效果,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著名画家齐白石的故事,他是一个十分珍惜时间的人,将时间视为生命,一天中都在用于作画,他对自己制定了要求,每天必须画五幅画,即便是他已经90岁了还一直坚持。这个故事让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珍惜时间,从而让班级管理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5.获取学生的信任,学会与学生做朋友

信任是人们彼此间沟通的纽带,因此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建立起信任,推进班级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教师平时在学生面前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进而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提升自己的信服力。当教师获得学生的信任以后,就能够走进小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例如,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时常会遇到学生害怕请教老师的情况,甚至有些学生喜欢撒谎,这些都因为学生缺乏对教师的信任。因此班主任就需要在日常的管理中学会与学生做朋友,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将学生拉入正轨,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了,也敢于敞开自己的心扉,向老师提出问题,而教师则耐心解答。班主任积极地获取学生的信任,实现对学生有效教导。

6.秉承以人为本原则,实施民主管理

在完善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坚持平等理念,该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将管理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承担起班级管理的职责,并体现出民主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应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通过此种办法,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了老师平时工作的不易。让学生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并在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出作用,以积极的态度和热情对待班级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好培养。另外,在班级干部的竞争中,为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开展投票、演讲等活动,从而体现出公平公正原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尽情地展示自己。因此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民主性得到突出体现,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班级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革的推进,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所以,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积极地转变以往的管理理念,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能够及时改进,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学生得到健康快乐成长。

--> 2022-07-10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660.html 1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