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0日

论以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小学体育教学

○ 黄平县重安镇第二小学 潘振荣

身体素质的提升,健康体魄的养成是小学体育的主要教学功能。体育教学当中呈现的努力拼搏、团结合作、体育价值等观念,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因此可以说体育学科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体育实现学生素质提升的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一、转变观念,重视体育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家长都不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这主要是因为之前的体育成绩不纳入学生的考核之中。家长对体育学科的不正确认知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又会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产生影响。因而,家长应该改变不正确的观念,向子女传输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榜样。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首先,体育教师要对体育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体育教师要明白体育教学的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养成良好品格。其次,学校应该给体育学科足够的尊重,将体育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给体育教学提供较为充足的课时,完善体育教学器材。当然学校也要通过各种家校互动,来向家长传递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改变家长观念。

二、完善自我,提升能力

体育教师的个人能力对体育教学效率提升的作用不言而喻,传统观念对体育学科存在的偏见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对体育教学的探索。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专业的体育技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教学姿势,能够指出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体育教师还应该不断努力,通过学习其他体育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体育教学不仅包括体育技能和体育动作,还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师在学习体育动作的同时也要努力学习体育文化,通过体育文化强化对学生的体育熏陶。体育动作不仅是要求身体协调,柔韧性高,更要与文化相结合,知识面更加广泛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更有吸引力。体育教师掌握的体育文化,会成为提升教学能力的软实力,拉近学生和体育教师的距离。

三、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体育学科的学习不是闷头苦学,而是要与现实生活结合。小学体育项目主要包括长跑、短跑、跳高、跳远、接力赛等,很多教师在这些项目的教学中,只是局限于让学生学习体育技能,通过模仿教师动作,达到教学目的。动作教学固然需要模仿,但是一味地进行模仿而不知道学习这项技能的意义,那么学生是不能掌握这门技能的。因而,体育教师应该将体育教学项目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思考这门项目学习的目的与学习的原理。

例如,在短跑教学当中可以给学生创设情景,即“现在开展警察抓小偷游戏,谁跑得最快谁就能当警察”,这就激发了学生短跑的动力。同时还可以在长跑当中创设“物资运输”的情景,通过正面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忍耐力,让学生坚持跑到终点。

四、组织比赛,提升素质

体育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在素质教育目标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体育教学一般是以室外活动的形式来呈现,比起教室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体育学习大多是体育动作、体育技巧和体能的训练,学生可操作可思考的空间更大。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体育课堂的表现,对学生打分,这种打分代表着一种以素质教学为导向的评价。当然小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时要注意负荷的适宜性,既要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又不能让学生在锻炼当中受伤。

体育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体育比赛,通过体育比赛锻炼学生的各项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学生在各类体育比赛过程中会思考如何取得比赛的胜利,也会思考如何争取团队的和谐,这对学生的素质提升以及思维品质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五、注重体育品质教育

体育技能的学习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不是体育教学的全部,也不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么简单,而是要将品德教学融入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

例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通过观看奥运会激发学生为国争光热爱祖国的情怀;通过体育规则教学,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相比较体育技能来说,体育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良好体育品质的培养与素质教学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总之,小学生素质培养与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密切相关,想要提升小学生的素质,则需要体育教师投入更多精力。首先体育教师要努力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和教学能力;其次体育教师开展的体育项目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最后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品质教学,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心态。学生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健身知识技能满足学生参与健身体育活动的需要,从中获得运动乐趣,体验成功。

--> 2022-07-10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665.html 1 论以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小学体育教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