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重安镇皎沙小学 吴仙花
情景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将生活化和时尚化元素融入教学过程,拉近学生与数学教学距离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情景化教学要注意生活化和时尚化元素的创设,将教材、学生、现实三者相结合。
现今我国经济、教育各领域都在飞速发展,对优质人才的需求是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小学课堂讲课方式还是较为单一,特别是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由于受到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本身的学识、思想和方法的限制,导致农村小学数学课堂较为单调枯燥、缺乏灵动性。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创新精神和举一反三的思维,不利于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
一、当下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不足
受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但是还有很多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选择的情境教育教学方法并不合适。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学加减法时,总会举“我有两个包子,你吃掉一个,还剩下几个”,虽然这样的情境听起来有生活的气息,但是整节课都在跟吃的打交道,导致设置的教学情境呆板不灵活,缺乏创新,没能与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结合。这样不够鲜活的情境教学也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所以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尽量多方位创设丰富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会使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景化教学开展的策略
(一)结合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在学生的步伐了,现今的学生从小与多媒体打交道,如果让他们在课堂上仅仅进行呆板的知识学习,很多孩子都会坐不住、听不进。所以需要教师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现今我们大多数的农村小学已经基本普及了多媒体设备。设置孩子们喜欢的新鲜事物,组织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是对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迫在眉睫的要求。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三)》的学习,就可以结合多媒体给学生直观的视觉体验。提前准备动态教学资源,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观察物体的三个视角,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完善情景化教学道具,提升情景教学的生动性
情景化教学需要依赖情景道具,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情景化教学时一定要考虑本地的教学实际选择教学道具。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这一节主要学习的就是圆形的认识,让学生学习圆的特征。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这些道具思考圆的各种特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圆形,结合教材总结归纳圆的特点等等。
(三)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情景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也就俗称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有利于教师维持班级秩序,但是却并不能保证教师讲完以后学生立即吸收。很多时候教师讲完一节内容后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完全了解知识点,所以课后作业就会很困难。所以教师应该设置一定的课堂动手动口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景记忆。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学习,就可以创设实践情景,加深学生印象。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制作三角形,让他们摸摸三角形的角是什么感觉,让他们尝试拆掉一条边看看有什么改变。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钝角、直角和锐角三角形的区别等。
(四)创设生活情景,提升情景氛围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型的课程,本身是跟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师要在日常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是与现实结合十分紧密的一门学科,日常生活中只要涉及数字的地方都与数学相关。因而教师在教材讲解当中,应该联系现实生活,将现实元素融入情景教学之中。
例如,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的学习,就可以结合现实“赊账”案例来讲解。小学生在之前一直认为0是最小的数字,不能理解负数的概念,教师可以将教室转化成“饭店”,教师是饭店收员银,学生是顾客。演绎现实买卖种的赊账流程。学生没有“花钱”吃到了饭菜,饭店出了饭菜却没有收到钱财,让学生思考其中的问题。饭店吃饭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尤其是去熟人饭店吃饭,偶尔出现忘带钱的事情在所难免。通过这种现实化的生动形象演绎,学生就理解了负数的概念,也明白了负数存在的意义。
总之,情景化教学是新课标下有效的教学模式,情景化教学强调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坚持与时俱进思维,努力协调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育的矛盾,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当中。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们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情况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再通过完善情景化教学道具,提升情景教学的生动性;再次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情景;最后创设生活化情景,融入生活化元素,拉近教学与现实的距离,最终实现教育与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