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贯洞中学 杨再毅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而且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技能技巧;历史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也是课改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历史教师应有的思想品德素质
作为历史教师要爱党、爱国家,遵守宪法、法律、法令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基本观念、思想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注重学生需要、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历史教师要潜心教研,专业知识要精深
历史教师要掌握古今中外各个历史阶段的通史,熟悉中外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重要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各民族、各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发展过程。另外还应学习各类的专门史,从而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扩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工作。如果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名教师的硬件的话,那么扎实的知识基础则是软件部分,是教师内在魅力的体现。历史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一旦展开便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洋洋洒洒、信手拈来,尽显大气磅礴。反之,如果你本身知识基础不扎实、底气不足,恐怕在教学中就只有机械地照本宣科了。
三、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课堂上可采用这些方法:一是讲故事法。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巧妙的历史故事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很多历史知识和人生哲理。例如,在讲春秋战国的历史时,结合一些成语故事的讲解,学生就能很好地进入状态,获得知识和感悟。二是多媒体教学法。初中学生仍处于感性思维状态,如何把“死”的知识、理性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更多地借助于多媒体,所以多媒体对初中历史教学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图片,历史影像的剪接都是吸引学生看、听、动手和动脑的兴奋点,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运用,加上教师的及时讲解,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三是创设问题情境法。学习与思考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惑的过程。可以是教师创设情境提问,学生思考;也可以是学生设疑,大家思考。学生课上踊跃地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探究式学习,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可以巩固所学,增强学生归纳、对比等思维能力,使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
四、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要具有科学性、生动性、启发性
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全面的教学技能和技巧,而且语言表达要具有科学性、生动性、启发性。历史教育教学问题是科学的问题,任何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表述都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不良的影响。这就要求历史教师的语言内容准确,用词贴切,学术用语使用规范。有些历史教师为了加强历史课的生动,过多地使用夸张性语言,或自己编纂花絮,来体现生动性,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语言科学严谨不代表要失去生动活泼,拖泥带水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无所适从。教师的语气语调要注意抑扬顿挫,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是口语化的,过于书面化的语言在课堂交流中显得生硬、不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历史教师就要在课堂上用准确的、历史的、形象的、逼真的、生动的、幽默的语言,充满激情的情感再现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曲折多变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