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1日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 黎平县地坪镇中心小学 李成玉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它打破了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正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因此,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是大众所关心的话题,也是每一位一线数学老师都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不同,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以及认识规律,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活泼,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个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分析、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新知识探索的欲望。巧妙的设计新课导入是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课堂学习氛围的最佳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迸发出求知的欲望。例如教学“认识圆”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呢?为什么不是三角形、长方形或是其他的形状呢?”“你所知道的生活中与圆形相似的形状的物品都是什么呢?”这样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课堂效率进而就会提高。

二、创设独立思考空间,培养个性思维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但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不可能去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伙伴来共同商量。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己独自去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然后再去征求别人的意见,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材料,通过材料产生问题,学生有了问题进而就会探索,只有学会主动探索,才会拥有独立的思考方式。例如,我们在教学“计算中的简便运算”时,在学生获得数据信息后,不要忙着让学生动笔计算,可以让学生先自己独立分析、思考,充分地利用自己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经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学生的个体已经进行初步的思维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同伴之间进行互相交流,这个过程是个体与个体思维的碰撞,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选择最佳的计算方式。所以,在学生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个性思维的能力,充分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锻炼。

三、教师重视修炼自己的语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教学激情,教学要热情投入,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振奋人心的评价语言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地进入思考的状态,从而课堂上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使每个学生都处于被关注、赞赏的情境中,注重情感的交流,情感的建立,小学生的情感都是较为丰富的,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与爱护。首先,教师语言应具有儿童性,要贴近童心。小学教师在教导学生时,要尽量使用平和、温柔的语气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初入学的儿童,在感知过程中发展水平较低,他们多善于直接感知,因此对于儿童说话,语速一定要慢。其次,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到位,要具有激励性,不能太过单一。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太单一,整齐划一的评价方式。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往往不太关心,促进学生发展的准确性是语言评价的灵魂,所以语言评价应当恰如其分,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具有激励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学习。

总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不光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生动宽松的课堂情境,还在于教材中的重难点学生是否能把握,教学设计环节是否符合实际学情,教师自身素质是否正在提高等等。对于如何优化小学课堂教学这一问题,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归纳更多有价值的方法。

--> 2022-07-1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713.html 1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