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1日

幼小衔接中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策略

○ 黎平县城关第一幼儿园 张 静

幼小衔接工作一直是持续关注的话题,因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有本质的区别。为了适应孩童在不同教育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让孩子更好地从学前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解决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学生教育质量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是“捧在手上怕伤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的大事小事家长都想一手操办。而且对孩子过分的宠溺就会导致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叛逆心理,会导致孩子进入学校后缺乏自控能力,以自我为中心,过度骄纵。现就如何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作探讨。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现状

幼小衔接作为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引导可以有效培养孩子养成自我管理能力。让幼小衔接工作顺利进行是很多教师家长关注的话题,为了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培养幼儿养成自我管理能力,很多教师都在努力尝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但是就目前的幼小衔接教育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以下列举出几点:1.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缺少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2.没有重视幼小衔接阶段中自我管理能力等良好习惯的培养;3.不清楚自己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对于具体教育内容不明确。这就导致了幼小衔接工作中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理解幼小衔接的工作意义。解决如何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高等教育这个问题,对幼儿未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对孩子未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成为自立自强的人都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幼小衔接的实质意义就是在大班幼儿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过程中,保证孩子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让学生提早适应小学阶段的教育形式,进而促进孩子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幼小衔接是由低级教育阶段过渡到高级教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培养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为孩子在小学教育阶段顺利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幼小衔接工作中主要着重锻炼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为幼儿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提前营造适合的环境,尤其是提前培养好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对孩子未来接受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幼小衔接中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为了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前给幼儿做好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基础,笔者认为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通过一些具体的形式,教师通过模拟一些实际环境为幼儿创造管理的环境,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1.增加完整科学的幼儿自我管理内容

教师可以增加或者完善相关幼儿自我管理内容和相关规则,如在幼儿课间的十分钟内做到让学生完全自主管理,下课铃声一响教师只需下达下课的指令,不能再有任何的语言提示,幼儿可以在这段时间内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来做,合理有序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可以选择和小伙伴玩游戏、看书等。再如,到了学生中午吃饭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取餐,自己拿自己喜欢的,但教师必须在现场维持秩序,并且要求孩子拿多少吃多少,杜绝浪费。因为自主取餐过程中通过孩子自主进行饭菜搭配,自己选择饭的量,这些举措都可以更好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开展相关主题班会

教师可以多开展“我能干什么”类型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围成一圈开展谈话活动,教师可以多加引导。让幼儿畅所欲言说,自己不在爸爸妈妈老师的帮助下可以独立完成哪些事,通过语言暗示他们很能干,多鼓励孩子自己安排物品摆放,各种生活小事。

3.家园互相合作

自我管理习惯的养成仅靠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要家园互相合作形成自我管理意识,相关培养措施要家园一致。例如在幼儿园,午休结束,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铺、衣服;学习结束,要整理好自己的图书铅笔,养成自己做的好习惯;在家里,家长也要要求孩子自己脱穿衣服,自己脱袜子和鞋子,保证自己在家各类物品摆放有序整齐。家园相互合作对于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生活品质、自我管理能力养成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家校合作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中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让孩子更好地从学前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最大限度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2022-07-11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718.html 1 幼小衔接中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