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2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 黄平县新州镇中心小学 姚 琼

数学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数学素养。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应用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呢?笔者现结合课题研究过程,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营造良好气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观察发现,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举手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便会逐渐下降,甚至出现没有人举手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害怕回答出错被教师和学生嘲笑。 因此,教师就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解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分一分与除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氛围。多媒体播放:一天,小松鼠、熊大和熊二到光头强家做客,光头强买了12个苹果招待,应该怎么分配苹果才能最公平呢?又如,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课前安排学生抢凳子游戏,游戏要求“学生比凳子多1,每根凳子只能坐一人”,游戏中学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总有一个同学没凳子呢? 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具有画面感,且主题又较为活泼,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更快地投入新课的教学中。同时,对孩子们的课堂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勇于发言。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创新来源于怀疑,疑问最容易引起深究,如何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崭新课题。例如,在教学“一个数被整除的判断方法”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出除法算式,老师判断能否整除,找2名计算好的当裁判验证。通过活动学生发现不管什么样的一个整数除以一位数,老师都能快速判断,此时学生们议论纷纷,觉得很新奇,这里面有什么诀窍?疑惑的产生激发了学生探索解题的热情。通过思索学习同学们总结出: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是0、2、4、6、8时,能被2整除;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是0或5,则这个数能被5整除;若一个整数的各个数位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则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学生求知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当学生挨个对一个数被整除的推算中,提出能被7整除的数又如何判断呢?新的疑问再次激发了极大的兴趣。教师讲解“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是7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在教学中巧妙设置障碍,也是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激发解题兴趣的好方法。

三、引入趣味教学,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增添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事物,让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学习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认识》后,为了使学生把学习和掌握的人民币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组织学生自己开跳蚤市场,市场里物品标价,有整元、几角、几元几角等不同商品,部分学生扮演小商贩,部分学生购物,用学具纸币进行交易,学生兴趣较高。特别是遇到用5元购买1元4角的物品时,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退钱,在实践运用中遇到困难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顺势而导,让学生快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趣味教学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热情和灵感,促使学生灵活应用旧知识,探究出欲知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应用能力。

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对其高度重视,不仅使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兴趣得到增强,还能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如此才能达成教育目标。

--> 2022-07-12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794.html 1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