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2日

如何培养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 黄平县一碗水乡中心幼儿园 杨芳艳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幼儿三岁时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能力是家长、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让小班的孩子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真正学会说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更好地学习本领,笔者认为在小班应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同时应教幼儿正确的发音,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尝试从以下几种途径去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及家园共育,使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纲要》指出:“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是: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并且喜欢与同伴交流,知道在与别人对话时要轮流发言,还能用短句进行讲述事件的经过,并能使别人听懂。”但小班幼儿发音器官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听觉的分辨能力比较差,不易辨别和运用发音器官和某些部位或不能掌握某些发音方法,为此笔者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出发,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图片上的人物分别是谁。再用惊讶的语气:“咦!点点怎么啦?”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幼儿的表情引出整个故事。在理解故事中,通过图片,让幼儿从小鸟、小兔、梅花鹿在幼儿园里开心的场景,让幼儿的这种情感逐步升华,同时也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如“小兔乖乖”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活动前教学设计上,笔者就以先第一遍听故事,第二遍看图听故事,然后进行有效提问“故事的名字?故事中有谁?”再进行安全教育来进行小结;同时开展家园共育,家长在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经常陪孩子阅读;让孩子从幼儿园带书回家,让孩子带自己的书来幼儿园,进行简短故事分享的“图书漂流”活动。家园共育等教学活动,创设了宽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

二、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帮助幼儿掌握倾听技能

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可以边玩边听。如“小兔乖乖”的教学,由于笔者所在班幼儿的倾听习惯较好,因此在听第一遍故事时都能安静地倾听,在第二遍时有了图片的出现,老师脸上的表情和动作对故事的发展也有起伏的表现,再度吸引幼儿倾听,有了良好倾听习惯的基础,孩子们在关于“故事的名字?故事中有谁?”都能回答出来,甚至还答出“兔宝宝有三个,是长耳朵、短尾巴和红眼睛”。笔者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一些专门培养幼儿倾听的游戏,如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音乐游戏《找小猫》、表演游戏《小兔乖乖》《下雨的时候》《拔萝卜》、传统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等,这些游戏中的角色都是幼儿熟悉的对象,心中的偶像,而且它们有一个共性,都有一对会听的耳朵,儿童特色浓,具有趣味性,在游戏中笔者放慢说话速度,说话口型都稍有夸大,这样使幼儿不仅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也能看清发音的口型,用长期的听觉刺激强化幼儿的倾听能力。

三、安排定时倾听活动及固定的各种活动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教师为了使孩子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老师和小伙伴,要抓住时机有意识地将活动室布置成童话般的世界,设计各式各样的语言角,如阅读角、木偶纸偶角、图书讲述角,逐周更换形象生动、富有情绪的墙饰,使他们想说话、爱说话,主动创造说话的条件,使幼儿从感情上得到满足,想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可亲可信,陌生感、胆怯感情绪消除,开始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产生说话的愿望 ,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同时开展相关活动,融音乐美、语言美、文学美、形象美为一体,活动中让幼儿边反复倾听生动、形象的故事,边看相应的图画,如请幼儿观看《熊妈妈的生日》《小公鸡早早起》等,边倾听音乐性质对比很明显、情节鲜明的音乐,且这种音乐配有生动的故事介绍,如歌曲《数鸭子》《小蜜蜂》等。作为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幼儿去发现、感受这些美,让幼儿在美的感受中获得满足,不知不觉中学会有意识地倾听,集中了注意力。

--> 2022-07-12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812.html 1 如何培养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