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城关第六小学 姜统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恰当应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教学内容的静态变动态抽象变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为促进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并形成系统的知识讲解体系,本文围绕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展开了讨论。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越来越广泛,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存在优势也存在不足,教师要明确多媒体技术利用出现不足的原因,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灵活选用多媒体技术,并且根据学生在课上的表现适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醒学生探讨问题,或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或带领学生突破重难点问题,都能够起到引起学生主动思考,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围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与实践,在分析其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总结出如下的教学经验。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学生学习知识获取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效丰富课堂内容。
(二)吸引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绝佳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直观看到生动画面,听到动人声音,从而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知识,教师通过课堂的精心设计,把学生带入一个符合他们认知的情境中,促进学生被所学内容吸引。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应用实践
(一)把握教材内容,选择合适多媒体技术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创造出适宜学生学习的氛围,支持学生学习的条件。但是,针对教材中不同的内容,教师要灵活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课程内容的多方面整合,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强烈。
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时,教师通常会通过量角器展示和量角步骤的展示,让学生明确如何用量角器去测量角的度数。在学生测量角度的过程中,体验不同角度在测量时的方法,而在分析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导入,采取比较方法,让学生比较课件上出现的两个角度哪个大哪个小。
(二)关注学习表现,适时插入多媒体技术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师所尊重和重视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表现的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涉及商的变化规律的探索,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在带领学生练习。在课程的设计上,通过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据引入,为学生创设了应用数学知识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并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掌握除法运算之后,能够具备迁移的思想与方法。
(三)组合多种技术,发挥多媒体技术魅力
数学的抽象性和理论性等特点,使其与小学生的认知有些冲突,学生在看待问题,分析现象时最先是采取形象化的认知方式,小学数学教材为了契合学生的认知,也设计了很多学生可以理解的具象的呈现知识的方式。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时,为了促进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并且学会分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将图形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图片联系起来,借助各种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图,让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出现。
三、结语
在信息环境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势必要掌握多种不同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组合与优化,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质平台,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