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2日

初中数学应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练中悟”

○ 黄平县旧州第二中学 吴宗绳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 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 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一、精心指导, 自主参与

例如,学习“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一节内容时, 笔者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原来已经学过了幂的运算法则(在正整数指数范围内),现在指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体整数, 那么原来所学的幂的运算法则现在是否还成立呢?在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辨析,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知识上相互补充, 思维方法上相互启发, 情绪上相互感染,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用三角形纸片进行这种纸上的“分蛋糕”探究活动,在充分动手、实验、探究的前提下,让完成活动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演示,采取把四个小三角形全等,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动画展示所分的四个小三角重合,并顺势给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由于学生还不能用“证明”的方法说明四个小三角全等,在让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验证剪拼方法的正确性,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如何把这个三角形图片ABC用剪刀只剪一刀,把三角形分成两部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教师让学生利用第二个三角形纸片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由于有了前面的活动经验及三角形中位线概念的学习,学生尽管不是非常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操作起来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教师可以提出思考问题:把你们用剪刀剪得那条线记为DE,在右图中画出来,把拼好的图案在右图的三角形中画出来,请猜一猜,DE与BC有什么关系,把你猜想到的结论写下来;老师经过设计两个剪拼活动以及提出一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剪拼、重合验证、猜想等方法得出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一次数学发现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另一方面,又激起学生证明这个猜想的强烈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再利用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全等,从而利用三角形全等及面积相等来证明中位线,从理论角度说明更有说服力。

二、引导启智, 自主探究

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 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各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练中悟”。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中, 教师不是直接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归纳出来, 而是让学生先通过折纸(给每个学生一张长方形纸, 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学生一旦提出猜想, 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在此基础上, 教师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 并一一加以验证, 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这种教学, 通过学生自主研讨、自主分析, 使学生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 领悟到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 只有把数学课的课堂定位于探索科学思维的实验室, 建立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基地, 教师引导, 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思考, 师生合作, 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又如,在讲授“函数”时, 教师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 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离球一米远, 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 现在把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 米远, 绳子增加多少?学生纷纷估计, 有的说是一千米, 有的说是一万米, 有的说是一百米, 答案形形色色, 这时教师说:大家说得都不对, 增加的长度比10 米还短呢!在学生一双双惊异的眼光中, 教师指出要是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后, 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函数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变化过程的体现,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及函数对我们生活的作用。

三、在变式教学中应强调变式题的设计与训练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 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充分的自信, 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 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习题关键词的理解。例如,在讲三角形相似的识别方法时, 针对“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这条识别方法, 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把“夹角”改为“角”, 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相似的识别方法理解, 同时也复习了三角形相似的识别方法,在实施变式教学方法的同时, 应注意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阶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又如复习课的教学, 就可以采用“定向——自学——点拨——自测——评讲——自结”程序的方法, 对培养学生能力, 实现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2022-07-12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823.html 1 初中数学应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练中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