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3日

三穗:“五曲同奏”走出易地搬迁扶持工作新路子

本报讯(通讯员 杨贤琼 姜学衡) 近年来,三穗县持续深化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通过压实责任包保、强化走访帮扶、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安全保障、壮大集体经济“五曲同奏”,探索走出一条移民搬迁安置区社区治理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压实责任包保。采取县委书记、县长总包保,县委、县政府领导两人包保1个安置小区,县乡村振兴局和街道班子成员分别包保1个安置小区,县乡村振兴局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组和街道分别安排1人共两名干部包保1个安置小区。同时,由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每月研究制定包保工作提示单。今年1至5月,县委、县政府领导到各安置小区开展调研指导工作74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16个。同时,强化督促检查,对完不成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予以全县通报,通报结果报目标考核办公室,作为县年度考核减分依据之一。

强化走访帮扶。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不摘”工作总要求,坚持扶上马、送一程,持续深化“986”结对帮扶机制和网格员管理模式,结对帮扶干部、安置小区网格员每月至少到帮扶易地搬迁对象家庭走访1次,楼栋长每10天到各自负责的易地搬迁群众家庭走访1次。通过走访,详细了解易地搬迁群众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劳动力就业动态,宣传疫情防控、就业培训、就业推荐等工作,并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推荐就业、民政兜底等方式为切实保障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精准和收入稳定。截至目前,共对17户63人及时跟进帮扶措施,持续筑牢防贫返贫“防火墙”。

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党建引领,搭建群众连心桥,创新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每月常态化开展“党课+民生微实事+先锋队志愿服务”系列小组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活力,促进社区居民以主人翁身份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各项工作。突出服务重点,进一步加强安置小区综合体系建设,以彩虹社区为试点,以老年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以“忠、孝”为核心,实现“对老人要有孝心、对小孩要有爱心、对朋友要诚心、对祖国要忠心”,力争将彩虹社区建设成为全国易地搬迁安置示范小区。

筑牢安全保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方位做好安置小区安全防范工作。在各安置小区配齐配全消防设施和微型消防站,并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的方式,每月定期为各安置小区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检修、维护和保养;县消防大队每月到各安置小区开展一次消防培训和演练;县乡村振兴局每月组织易地搬迁安置区消防安全督查组到7个安置小区对消防安全隐患存在问题进行排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创新安置区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安置区发展动力。划拨安置区商业门面由安置小区所在街道经营管理,经营收益用于易地搬迁安置小区补短板资金和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划拨彩虹社区21间商业门面和将军府商业门面13间分别交由武笔街道和文笔街道经营管理,门面租赁年收入62万元以上,用于各安置小区基础设施维护、安全隐患存在问题整改等补短板资金和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等。

--> 2022-07-1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883.html 1 三穗:“五曲同奏”走出易地搬迁扶持工作新路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