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3日

谈谈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

○ 黎平县地坪镇中心小学 钟 涛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把语言和文化的内涵转化为营养,使他们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使他们的文化和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传统文化的教学途径

1.汉字

汉字是中国最早的一种文字,它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每个汉字都仿佛凝结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场景,再现了一个现实的东西。例如,一年级第一卷《天地人》,六个字,就被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小组。第一组“天地人”包含了三大宇宙中最典型的东西,而“你、我、他”则是简单明了地表达了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汉字中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六个字,就能体现出这个世界的真谛。

2.古诗词

古代诗词是我国几千年来文人、先贤们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教育意义是无可比拟的。在教科书中,很显然古代诗歌占有很大的比例。课本所列出的古代诗歌种类很多,内容也很丰富,为老师们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启发性的作品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积累了许多经典之作,其中不乏《三字经》《弟子规》等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启蒙书籍。例如,一年级上册的《对韵歌》,就从《三字经》中摘录了一些短小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文化理念融入了教学之中。此外,在课本中还特别设立了“汉语”版块,向学生讲解《论语》《孟子》等经典之作。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积累,并进行教育。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实施信息化教学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有效语言课堂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使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画面刺激下,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其产生深刻的学习感受。例如,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一书,老师若仅凭想象,往往只会让学生领略到菜肴的韵味,而无法领略中国传统美食的魅力。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关于美食的精彩片段,既能让同学们了解到传统的饮食文化,又能增加他们的知识。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信息化教学,保证了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作用。

2.以情景教学法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

情景教学是一种以情景化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来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并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这样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而且能使他们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感受到诗词的情意和文化意蕴。

3.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同时,角色扮演也是一种强化学生学习经验的有效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力更加灵敏。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的《景阳冈》课文中,老师就可以把“武松打虎”的故事改编为教室剧,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4.创造一个文化环境

除了文本的内容外,教科书中的插画也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色。通过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正确解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目的。

5.与生活的要素融合

老师在传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将生活的元素融入课堂中,使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近在咫尺,并非遥不可及。例如,五年级上册的《父爱之舟》《慈母情深》,充分展现了父爱和母爱的力量,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懂得孝道。通过让学生回想起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关爱,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并对他们的关爱进行反思,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孝道的本质。

传统文化是一种长期的教学工作,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学优势,以经典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在他们的心中,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健康发展。

--> 2022-07-13 1 1 黔东南日报 c192902.html 1 谈谈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