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佳丽
6月17日傍晚至22日上午,我州出现持续性大暴雨天气过程。全州共出现特大暴雨12站次、大暴雨63站次、暴雨147站次。其中榕江平永乔喜日降雨量359.2mm(17日20时至18日20时),突破历年6月同期极值;从江县城区日降雨量170.3mm,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值。
为应对此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全州气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按照防汛“四早”工作要求,“预”字为先,提高预报预警提前量,积极开展叫应服务,为各级各部门防汛抢险救灾赢得宝贵时间。
强降雨过程期间,全州气象部门共开展外部门叫应服务493人次,全州组织紧急避险转移9682人、紧急转移安置3840人,为护佑一方百姓的平安做出了积极贡献。
精准预报,下好部署“先手棋”
“17日至19日,从江、榕江、黎平将出现强降雨天气”。
早在暴雨来临一周前,州气象局就准确预报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并通过协同办公网、手机短信及微信、QQ工作群向州委、州政府领导及相关决策部门报告。同时多渠道做好公众气象服务工作,提醒公众注意强降雨天气过程期间山洪、地质灾害及防雷、交通安全防范应对。
提前24小时,开始发布强降雨开始时间、量级、强度、落区和结束时间等,并对地质灾害、山洪、中小河流洪水等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作出预估。
临近12小时,将大暴雨细化到乡镇。
临近6小时,发布暴雨临近警报,强降雨发生发展期间,加密雨情共享频次。
17日13时,州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启动全州气象灾害暴雨IV级应急响应。
州防汛办在接到气象预报信息后,于17日17时组织应急、气象、水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召开全州防汛视频会商会,对全州防范应对此次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进行安排部署,17日20时启动全州防汛IV级应急响应。根据天气变化趋势,至18日5时30分,州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州防办相继将全州气象灾害暴雨IV级应急响应和全州防汛IV级应急响应提升为III级应急响应。
随着暴雨逼近,全州各级各部门早已根据实际情况同步启动相应响应,确保层级联动到位、部门协作到位、抢险救援到位。
整个持续强降雨过程期间,全州气象部门共制作决策气象服务材料231期,其中《气象信息报告》52期、《气象信息快报》179期、《灾害性天气临近警报》3期、《重大突发雨情速报》7期,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防御提供了高质量的决策支撑。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靠前服务,打好预警“提前量”
预警早一秒,风险少一分。
从6月17日22时许,黔东南州南部地区雨势逐渐加强,雷山、从江、榕江等县气象台分别于22时18分、23时04分、18日1时40分相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平均预警时间提前量达145分钟。
相关暴雨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邮件、传真、微信工作群、网站、抖音等渠道及时对外发布。应急部门在接到气象预警信息后,通过应急指挥平台、应急广播和移动通信等方式,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第一时间转发至州、县、乡三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涉灾单位负责人、灾害重点防御单位责任人手中,为防汛避险靠前指挥赢得先机。
“听村里九十多岁的老人说都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如果预警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从江县丙妹镇龙江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忠强回忆起当时的暴雨,心里仍后怕不已。
18日凌晨5时许,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镇防汛值班室通知暴雨红色预警,周忠强顿时睡意全消。
早在接到黄色预警时,村里就已安排安监员巡逻,确定洪水水位比昨晚上升了1米多,是险情来临的征兆。村组干部立即对沿河两岸和低洼处住户进行转移,半个多小时,一百多户五百人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凌晨6时许,雨量继续增大,从上游肆虐而来的洪水冲进了民房,沿河的房屋陆陆续续被冲垮淹没在洪水之中。“龙江村尽管降雨量不大,但是通过平台观察到该村上游小时雨强很大,雨势凶猛,将为沿河村庄带来险情,提前预警十分必要。”事后,县气象局副局长韦方龙表示。
据统计,6月17日至22日,州县两级气象台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网站等多渠道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218条,气象手机短信服务20.1万人次。
及时叫应,跑出防灾“加速度”
“乔喜雨量准确,正持续监测防范。”
“朗洞雨势较强,请注意防范短时降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
“监测到回波有所减弱,暂不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自17日21时13分打通第一个叫应电话后,榕江县气象台工程师赖小红高度警惕,不断观察着气象平台的图像,提前为各个乡镇报告雨情,提醒加强防范应对。
“30mm、100mm、300mm……”6月18日凌晨,短短的半个小时,榕江县平永镇乔喜村雨量不断地刷新至359.2mm,赖小红看着回波大片的生成和加强,立即打电话叫应乡镇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叫应水利、国土、应急办负责人,提醒关注雨情并做好防范。
平永镇中寨村与乔喜一山之隔,虽实时雨量不大,但也接到叫应电话,当晚迅速组织村干转移部分群众至安全区域,18日凌晨暴雨袭来,山洪从屋后裹挟着泥沙倒灌进村,不少房屋淤积了近两米深的泥水和砂石,由于转移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
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期间,气象部门紧盯强降雨落区、病险水库、地灾隐患点、山洪易涝区等重点隐患部位,按照州委州政府“四个紧急撤离”工作要求,当监测到站点近6小时降雨量超过70mm,研判降雨量还会持续增加时,提前向州委、州政府及应急、水务等部门开展叫应服务,为地方党政部门提前组织人员紧急撤离争取宝贵时间。
全州各级各部门在接到气象部门叫应后,按照州委、州政府“三级叫应”要求,第一时间做好州级相关部门领导、县市党政领导、乡镇党政领导和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等叫应工作,按照“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党员干部包群众”的 “五级包保”要求,迅速调集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强降雨集中落区、危险水域、地灾隐患点附近群众紧急转移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