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4日

幼儿园活动中如何渗透健康教育

○ 锦屏县新化乡中心幼儿园 杨晓燕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充分表明幼儿教育首先要重视的是健康。广大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是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而培养幼儿自觉的健康行为习惯则成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在幼儿园活动中,如何渗透健康教育,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幼儿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审视

(一)幼儿健康教育“表面化”

受传统教育评价制度的影响,无论是幼儿园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过分注重智力开发而忽视身心和谐发展。家长往往将孩子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作为判断幼儿园教育成效的标准,而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却具有一定滞后性,导致幼儿园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偏少,课程计划中安排的体育活动在实际执行中也被大打折扣。

(二)对幼儿健康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

人们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有人认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无须安排专门的教学时间,教师只要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灵活地加以渗透即可。另一种情况则是在具体的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真实的教育情境缺乏敏感性,习惯于机械地、忠实地按照教材和固有思路开展教学活动,缺乏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具体教育情境进行灵活调整的意识和能力。

二、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内容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 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例如,结合幼儿盥洗、进餐健康教育,教师可以推送幼儿喜欢的健康小视频和健康故事,如《正确七步洗手法》《如何预防龋齿》《小熊不刷牙》《吃饭不挑食》《小身体大学问》《我为什么要好好吃饭》等;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方面,老师可以组织幼儿了解眼、齿、耳、鼻、皮肤的相关知识内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画画、看图书时提醒孩子坐姿端正、握笔正确、手眼保持一定距离;教育孩子尖锐物品不能放入口中,不能够刺伤他人;在奔跑玩耍时避开危险物品;不可触摸带电的物品;禁止在河边、马路上玩耍等等,使幼儿具有基本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创设丰富的户外体育活动形式,渗透健康教育内容

幼儿正处于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园而言,体育活动最关键的就是让幼儿“动”起来,发展幼儿健康的体魄。在各项体育活动的支撑下潜移默化地完善幼儿的认知,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开展球类、绳类和沙包类户外体育活动,则是有效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在实施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资源,实现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此塑造幼儿的健康身心。例如,以跳绳活动为例,该体育活动的实施旨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在现实生活体验过程中,大部分孩子早已积累了跳绳的经验。在实施户外体育活动之初,教师首先对跳绳技能进行演示,帮助孩子增强认知。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驱动孩子们互相监督、互相指导,合作地进行跳绳锻炼。最后,教师组织小组竞赛活动,点燃孩子们的参与兴趣,使孩子们借与同伴的合作沟通能力,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推广渗透式领域课程的大背景下,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要打破传统的健康认知,从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多个角度渗透健康教育内容,使幼儿得到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 2022-07-14 1 1 黔东南日报 c193013.html 1 幼儿园活动中如何渗透健康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