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5日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凯里市第二中学 汤晓慧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展开学习,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究,无法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思维导图的利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展开阅读,从思想上进行深层次理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简单说,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直观、有效的思维工具,它根据全脑思维的概念,调动使用左脑思考的逻辑、顺序、文字、数字等具象的信息,结合使用右脑思考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的整体思维进行记忆。导图的树状结构能够同时刺激左右脑,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能够同时使用左右脑全面思考,协调发展,使大脑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思维导图的主体是联想和想象,人们在联想和想象的环境下对事情记忆深刻,并能触发灵感,发挥最大潜能。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究

(一)自主阅读中的思维导图运用

良好的预习效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堂学习,从而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学生能够在预习时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对于其中的语言特色进行深入探索,对作者情感进行准确体会。但学生在预习活动中仅能从表面学习到文字内容,而无法深入。例如,在学习《背影》时,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中让学生深入探究望父买橘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以“望父买橘”为中心点,进行分支延出。学生以“望父买橘”为基础点,进行文章的拓展,能够找出文章的主要人物父亲和“我”。了解到事件发生的地点是车站。并且从文章当中父亲的描写中延伸出动作和外貌、语言等等多种元素。从对“我”的描写中延伸出心理变化以及相应的动作与神态,并进行深入地拓展。这样能强化学生的文本认识,强化对父亲的情感体悟,体会到父亲之爱。

(二)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导图运用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传统教学中,教师将所有的答案与思想全部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沿着教师的思想进行理解,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路被限制,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上缺乏自主性,且思维活跃性较低,缺乏主观思考能力,最终出现学习效率较高,但学习效果较差,学生仅能将教师的思路印刻在头脑中,在无教师指引的情况下,学生思维枯竭的学习境况。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模式下展开学习,学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核心思想,明白作者呼吁理解动物、爱护动物的想法。在此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会在教师设定好的主题中层层深入,自己通过阅读进行文章思想的理解,对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三)课后总结中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会进行课后内容小结,教师多在黑板上将文章分成几个大的段落,带领学生进行分段落的段意总结,然后将分段意汇总在一起,提炼出关键字词,进行文章内容的全方位总结。但此教学方法的运用会降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多是在教师的思路引导下开展学习,自我知识体悟不深,所以总结是教师的总结,不是学生的总结,因此阅读小结的效果不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小结的方式全面认知课文的内容,能对其中的细节部位进行把控,并对其中的情感部分进行研究,这样学生能在文字阅读过程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内涵,提高语文阅读的整体效果。

三、结束语

目前,思维导图已经被运用在初中语文阅读的课堂上,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及创造力,让阅读中的各个问题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头脑风暴,进而更系统化简洁地进行思考,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思维导图以图片形式的记忆时间比单纯的文字记忆留存的时间长很多,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提高语文阅读的课堂效率。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仍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 2022-07-15 1 1 黔东南日报 c193098.html 1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