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屏县敦寨小学 姜华珍
提问在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要想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全方位培养,就必须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意识。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性进行了深层次探讨与分析,旨在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得以有效推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分析
针对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模式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目的性。教师在提问时,往往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二是教师忽略了问题的答案。教师常常是根据学习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常常是回答出其中的关键词,教师就会让学生坐下,再叫另一个学生进行补充回答,对于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就渐渐失去了回答问题的欲望。三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呆板、不够灵活。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常常是凭借自己对教材内容的了解程度或是根据其他教学辅助资料来设置的,大多数情况下是只要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了,常常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往往失去了它的意义,不仅不利于学生提升学习质量,还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应把握的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提问数量、难度的适宜。教师需要合理掌控提问的时机与数量,问题过多则可能会致使学生思维结构处于散乱状态下,即为表面互动,但是实则深入思考不足。问题过少,则可能会出现课堂“满堂灌”的问题发生,学生未能够深入探究,均可能会影响提问的效果。问题的难度需要基于学生认知能力、学习情况设计,坚持循序渐进的思考。
(二)引导性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需要坚持引导性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等进行提问,对学生实施思维的启发。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结合学生的求职欲望、思考习惯等,设置悬念,吊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在提问后,需要给予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在学生回答后,需要针对学生的答案解析,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与引导。
(三)开放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需要坚持开放性原则,问题的答案具有多元性特点,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思维理念、情感体验及生活经验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出多样性回答。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引导,使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优化策略
(一)保证教学时间和提问相适宜
小学生的天性都是比较活泼好动的,就当前的课堂教学时间来看,要求教师在40分钟的时间里,既要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还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对学生进行高效管理。为了让课堂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仅要准备详细的教案,还要顾及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况,同时要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划分,积极对学生展开引领,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价值。例如,教师想要给学生讲授一篇新的课文时,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任务又很重,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前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程度,还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确保问题本身的延展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涵盖较多复杂知识体系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异。在回答语文题目的时候,除了一些字词、语句、段落及古诗词的回答是固定答案之外,对于其他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存在的。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有可能是正确答案,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增加一些延展性问题,以此来开拓学生的思维。通常,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提出涉及课外语文知识的问题,还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追问,以此保证问题的延展性。
(三)保证教学内容和提问紧密联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把教材作为主要依 托,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同时在不脱离课本教材内容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开拓性思维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仅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一定要紧密结合课本教材,避免提一些与课本教材无关的问题,否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设置的提问要新颖
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将提问设置得更具有新颖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使提问的教学效率得以提升。例如,在汉字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对正确的笔画进行更加全方位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将猜谜语的形式运用到其中,使学生充分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增强相应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转变原有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将创新型教学方法积极地运用到其中,与课堂提问环节进行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的融合。 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趣味性、高效性、快乐性的学习氛围,所讲授的知识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整合,将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语文问题传递给学生,从而保障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小学语文学习道路上呈现出更为优质的态势。
(五)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
教师应该创设一个更为优质的提问情景,使学生能够在此问题情景下提升自身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全方位掌握,并以此为核心出发点,将课堂提问环节积极地利用起来,从而认识到学生的真实内心所想,创设切实有效的提问情境。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对《鸟的天堂》这一节课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在本文中作者所讲的鸟的天堂到底是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讨论小组,在学习讨论小组之内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层次探讨及分析。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充分融入整个提问情景中去,并派出一位代表回答教师所提出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得以提升,真正意义上实现激发学生思维迸发的教育目的。
(六)关注学生特点,丰富提问形式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具有诸多技巧,是一门艺术。问的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回答欲望,关系到课堂教学与引导的效果。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特点,丰富提问的形式,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影响。游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基于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式的提问方式 。以《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参与“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活动,根据对应的意思,写出相关文中词语。如“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山间平整的场地。( )” 等。
在游戏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检验学生的文本内提问掌握程度,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词汇,对小学生阅读及写作质量的提升有益。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提问,以《观潮》为例,教师则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的景观,在学生感叹自然的力量基础上,教师结合文本内容提出“你能找出文中形容潮水的词汇 吗?”“观潮中的‘观’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是一个意思吗?” 等问题。以多媒体展现钱塘江大潮的景象,突出大潮的历史文化魅力,创设阅读情景,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能力,进而由景入情,层层思考,强化学生的学习印象。
通过研究不难看出,要想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呈现艺术性、高效性、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将课堂提问技术切实有效地运用起来,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以更大程度上的提升,保障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效率以及效果得以进一步增强,使学生感悟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