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洛香镇皮林小学 石玉冲
当前一些小学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充分重视减轻学生学业压力,依靠知识灌输教学质量并不能持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减”政策恰逢其时。小学数学教学的革新也势在必行。“双减”政策的稳步推进,离不开高效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老师们突破现有的模式,提高教学效能。因此,老师应该在备课上下功夫,充分备教材和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保证高效率的教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产生学困生这一现象是有许多原因的,总体可以分成三种:教师、家庭以及学生方面。第一,教师因素。小学数学科目学困生的形成,教师是非常主要的原因,因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小学生对这一科目学习质量的成果。第二,家庭因素。家庭教育也是直接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原因,因为家庭教育模式以及家庭氛围都能够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价值观以及态度。第三,学生因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因素就是小学生自身对数学科目没有学习欲望,因为数学科目需要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一旦发现数学知识非常复杂,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以及数学教师没有及时发现进行疏导,长期下去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恐惧的心理,对数学科目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慢慢形成学困生。
二、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第一,为了帮助学困生克服数学学习压力,教师需要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且以基础知识教学入手,帮助学生打牢基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然后再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课堂学习体验。
第二,人各有特点,学习水平有所不同。因此,为了帮助小学数学学困生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突破口开展分层教学。在开展分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先明确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分层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差异化、合理性教学,帮助学困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做到因材施教,这样也可以满足数学优秀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数学教师需要整合丰富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为学困生带来全新的数学学习体验。
第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毕竟在班级中占少数,那么,教师可以对数学学困生加大关注力度,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通过交流,教师可以理解不同的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还可以帮助学困生转变学习思维,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那么,在帮助数学学困生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教师需要先做好调查工作,加强与学困生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中存在的困难,然后再“对症下药”。通过这种针对性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还能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可以有效帮助数学学困生转变为数学优秀生。
第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数学学困生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一定会融入丰富的思考、想象等内容,这样数学学困生的创造力会得到有效培养,有利于尽快摘掉“数学差生”的帽子。再者,数学学困生通过自主思考形成的意见,也代表了他们的努力价值,学生也会以此为荣。
三、结语
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知识、实现发展和提升的权利,也理应得到这方面的机会和正确引导,这是教育公平性和人性化的核心所在。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切实关注并保障学困生的学习权益,通过各种手段,切实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引导学困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深化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和记忆,从而让学困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为他们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及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