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睿
喜欢养花,花开时候的喜悦会让我情不自禁忘记流年的困扰,如同翻越人生沧桑后的释然。
记得曾经,刚入职的我在城乡接合部租房子住。晚上,房间里总有老鼠出没,有时会不停猖狂抓咬我紧紧关闭的里屋房门,没办法,我只好头皮发麻地去精心布置粘鼠板,第二天,再扭着头将粘鼠板连同血肉模糊的老鼠给扔掉。
所以,当同事小姐妹收到心上人送的礼物并四处显摆时,我只好在母亲送我的鸭跖草前暂别烦忧,之后再寻求一份兼职来打发时光。
三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我找到更好的工作与房子后,参加了同事特地为我举行的小型欢送会。其间,我打开的酒瓶盖里面居然环着一枚细细的银戒指,“真是应景,居然中奖了!这可是一份美好的祝愿哪。”看着周遭羡慕的眼神,当时的我却只知道傻笑,暗暗庆幸自己不曾蹉跎过岁月,从而终于收获到了岁月所给予的眷顾。
那天回到住处,习惯使然,再度端详鸭跖草,原来它一年四季都会开花,粉色的三瓣花俏生生地绽放开来,而经历过风霜雨雪似乎也变得不值一提。俗话说,好事不怕晚,只要心存憧憬并为之付诸努力,那么美好迟早会来到,这应该就是只记花开不记年的妙处吧。
毕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倘若一再沉浸于挫折、苦难的回味中而不得出,毋庸置疑,随之而来的负能量也会越来越多。所以,经苦难而不被其所累,对事物的发展永远充满希望;不纠缠于往事,也从不怨怼岁月,打开心胸,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良好的修养表现。
因此,我常常想起我的母亲,很多熟悉她的老辈们都说,这个先天不足,后天营养欠缺的“骨头人”估计不会活过二十岁。而实际情况是,如今母亲已过八十,依然健在。我发现她很少去计较什么,她对自己的所得及对待周围的人们都报以最基本的善意,甚至她对日常的寒暄都充满了感恩。她对过去的苦难已经淡然,当她的同事再度提及往昔,母亲充当的只是一名合格的倾听者,碰到对方情绪激动,想要努力宣泄时,母亲通常会缓缓摆手,“别想了,都过去了,前些日子,看到你的儿女(孙辈)成长得很优秀。真替你高兴。”对方闻听此话,往往能将糟糕的情绪抽离,立即回到和谐的现实中来。
难怪世人常说,原谅是一种慈悲,其实人们真正想要放过的可能是那个从前不如意的自己吧。因此,我觉得:只记花开不记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翻越沧桑后的铭记美好是一份善意,也是一份懂得,更是一份岁月值得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