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7日

浅析小学数学合作课堂的构建

○ 黎平县地坪镇中心小学 彭秀芳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合作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监督,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来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中的逻辑知识,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助中给学生带来学习的空间,从而学会更加简便的学习方法。

一、利用合作课堂引导学生参与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小组学习模式开展一些计算问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小组知识问答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具体的了解,让学生在竞答的环节中加快自己大脑的运转,积极地参与到计算的过程中,勇于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正确率,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例如,在学生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有了一定的掌握,教师为学生开展小组竞答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教师为学生设置连连看的比赛活动,给出学生几组互相对应的数字让学生比赛,用时短并且准确的小组获胜。教师在竞赛中设置关于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的定位、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除法中的应用。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竞赛中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数感。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在课堂中计算比赛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发现问题的小组或是学生给予适当鼓励,同时也可以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构建一个公平公正、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促使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学、算式后面规律的习惯。

二、利用合作课堂强化学生思维

教师应该掌握学生合作交流的节奏,合理掌握教学方式,做教育教学的控制者和指导者,指引学生前进方向,也要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紧密联系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通过合作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做进一步的研究,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掌握知识,从而使整体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共同学习中,能够互相激发自己的潜力,从而达到思维强化的目的,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生们学习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确定起跑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出示校运会100米比赛和400米比赛的场面,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在起跑线上发现的情况,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起跑场景,比较不同点,从而引入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利用合作课堂促进学生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会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生思想碰撞,并且不断地汲取他人的学习经验。合作课堂改善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主动进入探究状态,呈现出自己的长处,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各司其职,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以提升。这样一来,教师达到了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例如,在学生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探索活动,让学生合作进行“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的活动,发现并且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促进学生参与到探究中,学生更加理解知识点,能够依据特征准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教材和新课标的精神,教师结合了学生喜欢交流的环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合作课堂建构了知识、提高了语言能力,也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 2022-07-17 1 1 黔东南日报 c193238.html 1 浅析小学数学合作课堂的构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