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赏郎中学 赵永萍
近年来,贵州省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各方面快速高质量发展,贵州省举办的国际会议、体育赛事、经贸活动日益增多,贵州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成为贵州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尤其是英语口语已成为对外经贸、对外交流及出境旅游最重要的交流语言之一。语言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初中生的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英语口语训练,在中考和高考试题中充分体现了口语的重要性,并侧重考察日常口语能力。中考和高考英语试题首先考察听力,在卷面150分中,听力分值占了30分。但是,因为试题没有直接考察英语口语,造成了在平时英语教学中,教师不重视英语口语教学,忽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不会开口说英语。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由于受少数民族语言和英语基础差等客观因素影响,他们对开口说英语产生畏惧感,久而久之,甚至放弃了英语口语。
此外,在实际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听、读、写,忽视对学生英语说话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哑巴英语教学和汉语式英语教学环境中学习,导致英语口语能力差。例如,在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中学生虽然学了几年英语,但仍听不懂简单的英语对话,也说不出一两句日常英语句子。综上所述,中学英语口语教学难以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尤为严重。
二、如何提高初中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中用英语组织教学,创建良好的语言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口语的语言氛围,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本各单元的主要话题和日常生活,创设学习口语的情景和英语日常简单常用的对话活动,如打招呼、说天气、个人爱好、家乡美食等,能够引导学生开口讲英语、学会用英语表达提供了口语学习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口语积极性。
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初中生开始使用英语表达存在困难的情况,教师要耐心、细心,语速要适当放慢些,多重复说,尽可能让学生听懂,让学生慢慢学会开口说英语。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良好语言氛围中养成开口说英语,学会说流利英语的好习惯,使学生有信心学好英语口语,逐步提升英语口语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带来了乐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学习英语口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初中生的英语基础差、底子薄、词汇少,部分学生开始开口说英语可能有畏惧感,怕被老师和同学嘲笑。黔东南州主要以苗族和侗族为主,据了解苗语和侗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在语音、语调、语序等方面和普通话都有很大的区别,受到其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部分学生说普通话都感觉困难,说英语更是难上加难了。教师应结合课本各单元话题及日常生活创设英语口语场景,这些场景要生活化且容易用英语表达,使学生轻松开口说英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另外,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时语速要慢,让学生听清语音,便以模仿。学生认为英语口语简单且和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就敢大胆开口说英语。只要教师多些耐心、多鼓励、多与学生用英语交流,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信心就增强,就能大胆地说出英语,说好英语,学好英语口语。
三、教师在教学中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英语情景对话练习,提高口语教学实效性
1.角色扮演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或者学生身边的事情,适当安排简单的对话训练。教师把对话中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使用,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口语练习。教师可安排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扮演一个角色,并让班里同学口述对话内容(要求用英语复述)。教师引导学生要真实对话,注意肢体动作要和说话内容一致,语气、语调要符合对话的场景。优秀小组要给予表扬,让全班重复对话的内容,带动更多的学生开口说英语。
2.口头报告法。让学生在英语课或者早读课时间作简短的英语报告是提高英语口语的好办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事情,结合日常生活情景和学习环境形成英语口语知识体系,让英语口语教学富有生活气息和学习气息,使学生有想用英语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教师利用英语课前3分钟组织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报告,讲述一个英语故事或者身边的事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生活、学习等,随心所欲地表达,长此以往其英语口语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3.开展各项英语活动,激励学生开口讲英语。英语口语的训练不仅局限于课堂,也可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活动,如定期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观看英语经典影片、班级英语晚会等活动。
如何寻找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敢开口说英语,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喜欢上英语课,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进而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