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平县苗陇九年制学校 龙剑忠
电化教学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声、形、图、色并茂,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各种物理现象,故在创设课堂情境中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电化教学可以发挥诸多作用。
一、变抽象为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提高教学效果
电化教学采取特殊手段模拟物理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例如,在讲述内燃机等机械的工作原理时,如果只用挂图进行讲解,由于它的立体感差,又不具有连续性,学生观察到的只是这些机械在某一状态时的工作情形,很难对整个工作过程有完整的直观认识。利用动画课件,可将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完整地显示出来,十分生动、直观并可以控制其过程和重复演示,这样教学效果很好。再如,在讲解电学一章中,同时涉及电流、电压、电阻等多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概念,而且比较抽象,又难用实验演示,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运用动画模拟把电荷的定向移动过程和电压的作用形象地显示在屏幕上,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就不难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压的作用,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可见度很小,不便于学生观察,要想使全班学生看清楚,教师必须绕教室一圈轮流让学生观察,这样既费时,效果也不好,运用投影放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第一次引导学生认识天平的时候,由于讲台上示范用的天平太小,整体结构也比较复杂,教师难以引导学生观察和讲清它的构造。如果运用投影片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将实物和投影片结合起来观察,就可以弥补实物不易观察清楚的缺陷。又如弹簧秤、安培表、伏特表等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方法均可通过投影显示,运用幻灯还能投影实物,把那些通常受尺寸限制不够明显的、不容易成功的实验现象成功地显示出来。例如进行磁感应线的投影、测电笔的构造投影。实验和投影片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对实验和投影片的观察,强化了感知并避免了部分学生离得远看不清的弊病,从而增强了可见度。电化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具体地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计算机等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
三、教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的方法
为了适应初中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发展水平,注意根据所讲授的每项知识,确定其演示观察的重点,有序地引导学生在电化教学中逐项观察、逐项分析,再综合观察,再综合分析,使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结论、规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如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公式是P=W/t,单位是瓦,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另外,P= F·V,公式说明:车辆上坡时,由于功率(P)一定,力(F)增大, 速度(V)必减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势能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四、电教手段用于复习课
电教手段通常不宜用来代替板书,但在某些场合,如复习课可以突出重点,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把备好的主线复习框图制成幻灯片,在复习时用电脑、投影仪投影,在短时间内系统地复习彼此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回忆快、记忆牢固,同时,也解决了复习课密度大、时间不够用的问题。例如,机械波复习课,笔者就利用关搀课件制成幻灯片,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把学生易错和觉得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并使本章知识形成网络,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引入新课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做实验,可以增强感性认识,复习相关知识,克服错误定势,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为进行新课做好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准备,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方法和步骤,学会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还应培养学生小实验、小制作的操作技能;电化教学具有声、形、图、色并茂的特点,有利于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下接受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有关声学知识的教学中,应用录音、录像可以把音乐会的歌唱、各种乐器的演奏以及各种噪声源如建筑工地的冲击桩、搅拌机、交通路口各种车辆以及飞机的起飞等等的状况有选择地引进课堂,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再如,讲到安全用电这一节时,采用录像和投影片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自行归纳出触电的几种方式、形成原因及安全用电的措施,这比教师口头讲述效果要显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