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凯棠镇中心幼儿园 王佳妹
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美术教育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需要对美术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发挥美术教育的价值,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幼儿园如何开展美术教育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希望能给广大幼教同仁提供教学参考。
一、激发幼儿美术兴趣,调动绘画积极性
幼儿正处在天真烂漫的年龄段,兴趣是推动他们展开 积极学习活动的一剂良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思考习惯为出发点,从多方面着手,认真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绘画。在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绘画教学,去激活孩子创作的欲望。例如,在春天来临之际,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认真观察春天的景象,看一看桃花含苞待放的情景,花丛中跳舞的蝴蝶,它们有几只翅膀,翅膀上有什么样的花纹;闻一闻泥土的芳香,观察小草破土而出的景象。幼儿先通过观察,会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美丽的春天风景图;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想象,将头脑中的图用画笔描绘出来,这样幼儿整个过程的学习体验将会是非常好的,而且也能让幼儿在玩耍和观察中增长知识。只有幼儿的绘画乐趣得到充分满足时,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去画更多的东西,去接受更多的绘画知识。
二、创设情景,提升幼儿绘画想象能力
情景教学法可以让课堂变得更立体,更具有趣味性, 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将情景教学法与幼儿美术教学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融入情景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教师创设与绘画主题相关的情景,会引导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绘画氛围中,提高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的绘画兴趣更加浓厚,在正式让幼儿绘画之前,教师可以讲一个与绘画主题相关的故事。让有趣的故事在渲染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激活幼儿的思维,为幼儿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例如,“老鼠吃到猫耳朵、 蚂蚁踩死大象”这种稀奇古怪的故事,虽会让幼儿觉得好玩可笑,甚至是无稽之谈,但往往能在突破人们常规认知的基础上让幼儿以此为情景从故事中受到启迪,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让自己的思维局限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而是及时、充分地打开幼儿的想象之窗,激发幼儿强烈的表现欲。幼儿阶段的绘画教学不是要循规蹈矩,而是教师要在尊重和保护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突破。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通过建立情景,也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让绘画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也让孩子的绘画能力得到有效施展,进而不断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丰富美术教学课堂
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创设情境, 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思维比较直观,面对问题时思考停留在浅层次。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课堂上需要的教学资料,丰富美术教学课堂,帮助幼儿提升学习效果。将美术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幼儿思考探索。运用多媒体情境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潜意识中学习知识,更好地感受艺术美。在画小猫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小猫、小狗的图片,播放相关的视频,利用这样的方式提高幼儿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美的体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重要方式,必须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幼儿教师应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情境、利用生活资源,促使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幼儿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对美术教学活动有正确认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价值,引导幼儿感受美术的美和创造的美,不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让幼儿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