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实验高级中学 李茂成
黔东南州具有“森林之州”的美称,森林覆盖面积大,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即“生物素材”。对于黔东南普通高中来说,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都来自普通农村家庭,从出生起就与自然环境(很多生物素材)亲密接触,部分学生周末或假期回家还与家人们一同上山或下田、地里去干农活,与自然资源直接接触更直观。理论上我们农村地区的学生相比大城市而言更容易学好生物、做好生物实验,但其实不然。
一、高考生物实验考察情况分析
在新课改下,高考题目都很重视生物实验知识考察,据笔者几年的高中教学工作及对近十年高考试题分析及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发现高考生物试题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可以用实验相关知识来出题。本文就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周边有着丰富的生物素材,但是生物实验开展还是很困难做简单浅析,促进农村地区普通高中生适应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对生物教学及实验的教学效果及综合能力。
二、普通高中生物实验难以推进的原因分析
1.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源于大自然又与实际生活、生产及生命息息相关。笔者从事教学工作的12年来,其中有8年在农村初中学校任教,4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两年的高三毕业班教学)。特别是在农村初中阶段,生物素材就在学生身边,有山、有水,学校周边有田、土,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丰富,只要善于观察分析的学生就会寻找到学好生物的捷径,但是生物实验开展得更少,情况尤为严峻。而高中生物实验相比初中生物实验就更加注重严谨的逻辑性,高中阶段也更为规范、准确地使用显微镜作为实验基础。除此之外还有观察类实验、鉴定性试验、同位素标记类实验、科学方法类实验、模拟调查类实验、验证性实验、演示实验、探究性试验等等。对于考入普通类高中的学生来说成绩要求也没有重点高中那么高,其实这类学生在探究、分析及严谨实验思维观和清晰的逻辑思维等方面都会普遍低于优等生。
2.在初中阶段也只是七、八年级学生物,并且九年一年没有学习生物且生物也不被列入中考,学生从初中阶段就认为生物就是一门“副科”,九年级一整年没有接触过生物而专心致志备考中考考试科目,导致生物知识已经几乎全部遗忘,到了高一才来学习生物。据笔者任教高一时第一周就对所教班级全部都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对初中阶段学的生物知识几乎全部忘记,对初中阶段时做过哪些生物实验学生更是一个实验没有记得,只有极个别学生说见到教师拿显微镜到教室上过课,绝大部分学生说的是初中我们从来没有做过实验连显微镜都没有看过。
3.高中生物课时安排相对较少,特别是高一时一周每班只有三课时,晚自习还分单双周,但是又要求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生物理论知识来会考,导致教师没有更多时间去安排每一个实验,几乎是挑选常考的实验做。教师的年度考核更是以学生理论成绩密切相关,导致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实验缺乏系统性全面性。
4.对于普通农村高中生物实验室难以配备齐全的实验专职实验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的配备还有些紧缺,多为上课教师兼职实验指导教师,工作量繁琐而大,实验教学开展欠缺而抽象。以至于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三、普通高中生物实验难以开展的策略
1.高考试题多倾向于基础知识掌握及实验考察,一般以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居多,其主要是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逻辑关系、构建实验模型、实验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简单实验设计过程及结论等方面的考察。教师更要引导学生注重生物实验(生物实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自己动手经亲身经历过且直观体验和记忆犹新。
2.高一、高二每周应多安排一节课时,在会考备考紧张的教学中有多一点时间进行生物实验教学及实验室操作。
3.高考理综生物分值只占90分,但从历年试题解析及学生理综总分与单科分数数据分析,尽管理综中生物分值占比最少,但理综三科得分率比例最高还是生物。农村普通高中尽量配备生物实验专职教师和提高对生物教学的重视。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严谨的实验研究是该学科的依托,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生物学定律、结论的得出等都离不开实验的求证。目前农村普通高中生物实验的开展还存在不足,同时学校、教师、学生也要共同重视生物学科及生物实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对生物实验探究及相关知识的重视,这也是新课改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希望在持续长久的重视下及各方的相互协调配合下,普通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得以更好开展,真正顺应国家新课改下的实验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