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7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浅析

○ 锦屏县敦寨小学 姜华珍

群文阅读教学是在近几年中迅速发展兴起的新兴阅读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围绕议题,组合多个文本,在教学中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有效引导师生将教学活动变为一种发现、质疑与探索的过程,继而语文课堂也变成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与分享的课堂。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促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实,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更丰富发展了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指引了方向。

一、提高对小学群文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古以来,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习得主要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因此,力图实现学生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应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工作的重点所在。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问题依然存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主体和阅读素养有待大幅提升。为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实践探索,而群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们积极探索实践的成果。群文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相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特点,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的施展,学习方法的习得与能力的发展。因而,群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稳,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群文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感觉群文阅读复杂多变,不像单篇阅读教学有章可循,群文阅读的过程不好把控,进而使得语文教学陷入僵局。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群文阅读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群文阅读的本质和精髓,教学观念落后。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式的转变,摒弃“以讲代读”的教学模式,把更多的阅读时间留给小学生,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使阅读回归本真,让小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形成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注重阅读质量,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要全面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特点,为小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素材,并制订科学、完善的阅读计划,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小学生读文章、品文章,使小学生从群文阅读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依照单元主题,深入开发群文阅读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都是单篇阅读的方式,这种阅读方式虽然有助于小学生的深度阅读,但却耗时较多,知识点较为分散,小学生很难建立起系统的语文知识结构。而在群文阅读模式下,小学生可以围绕单元主题去阅读具有一定联系的多篇文章,深化小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使小学生可以全面掌握语文知识,实现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单元主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了解每篇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每篇课文的主题价值,确立群文阅读的主题,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深化小学生的情感感悟,在阅读中锻炼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教师要依据所确定的单元阅读主题,对群文阅读的文章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所选择的文章既要符合单元主题,又要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小学生参与群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师还要注重文章的层次性,为小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文章,让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进行选择性阅读,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参与到群文阅读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进行体裁整合,明晰文体知识

群文阅读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多篇课文或多种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以便在阐述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结合不同文章的相同之处进行讲解,由相同延伸到不同,也能让学生发现每篇课文的独特魅力。分体裁进行教学也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之一,不同于让学生像主题阅读那般领略文章的思想或情感,体裁阅读更强调让学生理清基本的文体知识,也就是小学生的阅读基本功。这其实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部分,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教学上,毕竟小学阶段处在大量认识和积累生字词的关键时期,教师过于重视零散的字和词就不免要忽视同样重要的文体知识。不过重视字词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只是教师需要在给学生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整合阅读教学的知识,完善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整体认识。因为小学生的阅读量还是较为不足的,他们一般认为语文阅读的体裁大致是诗歌、童话、散文之类的文本,其实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体裁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就以诗歌为一类来说,既包括书写自由、点缀想象的现代诗歌,也包括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古代诗文,其体裁的综合编排也能体现出文本本身的艺术价值。

(四)开展综合教学,锻炼学生多元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看似是把阅读教学作为中心和主体,一切围绕着选定的几篇文章来进行,但由于阅读教学不可避免地要与写作、口语表达等教学内容相联系,这就给群文阅读提供了综合化的路径。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其在体裁和题材上的共性,还要关注其中是否可以用来拓展教学内容、增进学生加强理解的途径。

例如,在教学中国名著类文本时,教师把《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放在一起作为群文教学的篇目。可以发现,这些文章都来自古典名著而且情节生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十分高涨。虽然在题材上牵涉政治、历史、农民起义、神话传说等不同方面的主题,但是在体裁上都是以小说为主,这给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课堂上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表演课本剧的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这几篇课文来自主改编为剧本,分配到小组内部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应当给学生的课本剧表演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机会,深入挖掘学生自主改编课文的能力。在课本剧的排练和表演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打磨语言和文本,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学生由此还能提高其动手创作能力,如在制作表演服装、头饰、道具的时 候,既轻松有趣,还能体会到语文之美。

(五)实施读写结合,升华群文阅读情感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开启读写结合模式,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指导小学生利用写作抒发自己的阅读情感,将群文阅读推向更高的层次。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共性,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整理,总结出写好一篇文章的要点,鼓励小学生充分利用群文阅读的感悟,应用这些要点写出具有相同主题和自己特色的文章,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在群文阅读文本中总会有触动小学生心灵的地方,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小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以手写心,升华自己的内心感悟。提倡小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等记录下来,这样不仅给小学生创造了发展空间,还促使小学生快速进步。留白是很多文章的写作特色,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些留白处,鼓励小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作品的留白补充完整,对小学生开展续写、扩写训练,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小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升群文阅读效果。

群文阅读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了新的空间,既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铺平道路。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群文阅读的方式和内容,激发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练,掌握多种多样的语文知识和技巧,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 2022-07-17 1 1 黔东南日报 c193256.html 1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浅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