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18日

把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作为教学重点

○ 黎平县第五中学 王名源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生中实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很大的必要性。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把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作为教学的重点。初中学生实施道德法治教育,符合教育的总体目标,同时又是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根本性需要。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全面提高自身道德和专业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全面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方针,并结合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实施教学。新课标将思想政治改为道德与法治,就是希望在教学中有效地提升我国中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仅自身的专业知识要丰富,业务能力要强,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水平也要高。为了不断地适应中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学习,这样老师讲的课程学生才会爱听,才能和学生之间无代沟。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关注社会发展,民生问题,在课堂上举例的时候随时拿来试用,让学生轻松理解。从而丰富了课堂知识,提升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为人师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道德模范带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和举止带动学生向自己学习。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老师必须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不能说的话,老师首先要不说。处处做学生的楷模,成为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一面旗帜。

二、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领路人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学的关键。可以说,道德与法治就是与生活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老师的“师道尊严”难以放下,老师用不良的教学手段和“架子大”的影响,这种传统的不良师生关系影响了成绩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推行民主的、和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要采用积极的表扬激励的方法俯下身子做学生的朋友,走到学生中间,利用道德与法治的优势教育学生,解答疑难,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要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鼓励他们,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就会倍感教师的亲切,喜欢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

三、利用学科优势,做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

道德与法治就是一门给学生讲道理摆事实让学生明白道理的课程。课本中有许多鲜活的例子,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举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儿,或者让学生举出自己的困惑让老师进行分析给学生做心理的辅导。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有许多的困惑,如他们面对自我矛盾,如何和同学相处,如何和家人相处,如何和男女生相处等等方面,或多或少的都有问题。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矛盾实施教育。还有学生早恋现象比较严重,老师巧用课本中《如何正确处理男女生关系》的知识点进行辅导教育,用汪国真的诗歌进行教育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不要说 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 我多么珍惜 这天真的羞涩 你也应保持那青春的活泼 我们的肩膀 都还稚嫩 扛不起太多的责任 等一等吧 等你的肩膀更厚实些 我也懂得了 什么是成熟的思索”这要比不能谈对象,如果要谈恋爱就叫家长等等效果要好得多。用这首诗歌给学生举例不但提升了教学的效果,而且给学生做了一次心理的辅导。让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不要在青少年奋斗的年龄迷失了自我,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优势所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涉及教育、心理、法治等各方面的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因势利导,让学生健康成长。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策略和教学的内容上深入研究。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乐教的,家长支持的学科,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2022-07-18 1 1 黔东南日报 c193289.html 1 把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作为教学重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