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仁里乡中心幼儿园 潘洪考
本文关于幼儿语言领域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以期达成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幼儿的年龄小,身心尚未完全发育,在语言、思维等多方面发展空间广阔。为加强幼儿语言组织、交流等能力,应注重语言领域教学工作,以有效措施促进幼儿语言素养的发展。
一、构建语言氛围
良好氛围是增强幼儿语言学习动力的基础。在语言领域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适合方式实现语言氛围的构建,加强幼儿之间以及与教师间的互动,创建活跃环境,促使幼儿积极发言,加强幼儿语言能力。
例如,在《好饿的小蛇》的学习中,教师应构建良好语言环境,促使幼儿表达。在引导幼儿完成对整个故事的了解后,可组织幼儿实现对故事的叙述。在此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将小蛇吃过的食品图片一一为幼儿呈现,并提问,小蛇都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吃不同食物时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肚子产生怎样的变化?利用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可以构建促使幼儿主动回答的语言环境,使幼儿结合绘本故事内容与直观图片积极表达,将自己所感知到的内容表述。实现语言氛围的构建,可以让幼儿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主动地实现语言互动,其语言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心等都可在此过程中获得增强。
二、设计实践活动
教师应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对幼儿的正确指导,渐渐地将幼儿在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强化语言教育效果。
例如,在语言领域教学中,教师可为幼儿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也得到语言的锻炼。在教学中,可以设计“我讲故事给你听”这一主题活动,让幼儿将自己喜欢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使幼儿在此活动中倾听更多的故事,达到个人知识视野的拓展,也能够在幼儿表述的过程中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故事分享中,幼儿会体会到与大家共同分享的幸福感。实践活动的科学设计,可将幼儿表达的积极性激发,也有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有效贴近生活
在语言领域教育中,需从幼儿角度出发,联系幼儿现实生活选择相关材料,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在“我的变化”的学习中,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也要组织幼儿互动交流。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说说你在幼儿园中的变化为话题引导幼儿沟通、交流,让幼儿对比未上幼儿园之前与在幼儿园生活后的改变,不仅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变化,也使幼儿在贴近现实生活的话题中有效表达。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一定要注重语言领域教学,结合幼儿情况、教学需求合理设计,以趣味、生动等教学模式充分吸引幼儿,引导幼儿积极开展语言锻炼,在有效教学中推动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