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振华民族中学 杨昌军
温情教育是一种重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当前高中教育领域通过温情教育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关系进一步加强,促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长为一名高素质人才,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本文将结合温情教育,探究温情教育理念以及在班级管理当中的优势,分析温情教育的作用,从而在下一阶段班级管理过程当中提升温情教育的教学有效性。
一、温情教育内涵及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温情教育内涵
温情教育是以情感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其理念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个人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促使其本身在后续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的积极性,紧跟教师教学步伐并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水平,为下一阶段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以及班级凝聚力的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二)温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通过开展温情教育,不仅能够改变当前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因学习压力大导致的逆反心理,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内心,从而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制定出对应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在温情教育的引导下逐渐敞开心扉,提升沟通交流水平,塑造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促使班主任在后续阶段班级教学管理中实现高质量的学生管理。
二、温情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本身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特别是班主任在教学期间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且最频繁,只有班主任在温情教育管理过程当中充分发挥为人师表以及带头示范作用,才能够让学生心服口服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劳动任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成长为一名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点滴出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并在教学过程中用爱感化学生,让学生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综合性人才,使学生在下一阶段学习中不断前进,突破自我并展现个人价值。
(二)关注学生状态,因材施教
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压力,且班级学生本身会因为学习素质的不同而导致学习成绩产生较大的差距,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当中过于关注优生而忽视差生导致学生变得越来越自卑,不求上进,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并运用温情教育打开学生的内心并了解学生的近况,做一名合格的倾听者,科学、合理地开导学生,才能够让学生在后续阶段充分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率,转变学习态度,使学生主动地加入教师的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水平。
除此之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状态因材施教,分析学生个人情况的不同,开展不同内容的温情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综合素质,推动整个班级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建立温情的班集体,彰显大爱情怀
首先,确立“以班为家”的意识。温情班级的建设,全班同学是根本,班主任、班委成员是关键。所以在温情理念的引导下,就需要加强班委会建设,每周召开一次班委会议,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每月开展一次班集体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充分地展示自我,在合作过程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其目的是以温情的理念和方法激励大家对班级“大家庭”的热爱,进而促使同学们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同心协力把共同的“家”建设得更和谐、更美好。
同时,践行“人文管理”。对班委会做到工作上信任、人格上尊重,努力创设团结、关爱、互助的情感氛围,营造民主、合作、向上的工作氛围,创建和谐、文明、奋进的文化氛围。
作为班主任,无论多忙,都不要错过每一次的班集体活动,亲自参与、亲自示范,让同学们时刻感受到老师认真、细致和关怀。
(四)培养温情有礼的学生,力行爱心传递
推行温情教育,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我们的受教育者,做精雕细刻的工作,坚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用真心、细心、耐心和爱心打动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他们需要教师真诚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教育做到“五不失”:不失手、不失言、不失态、不失信。
爱是培养温情有礼学生的沃土。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能坦诚面对师长,才能静心地投入到学业之中,去体验、去完成爱心的接力赛。
例如,我们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感恩”“孝道”的种子,利用我们的传统节日,开展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引导他们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幸福生活,并将收受的爱心传递下去。笔者坚信,师生间温情关系的建立必将促动着学生爱心的萌生,从而推进整个班集体的温情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中教育的班级管理过程当中,应用温情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联系,让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倾听者,了解学生的烦恼并着手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以及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安心、稳定学习,从而推动整个班级的高效发展和共同进步。总之,教育是一个整体工程,温情播撒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