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旭) 当前,施秉太子参进入全面采收期,各乡镇的太子参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对太子参进行采挖、清洗、晾晒。在该县太子参主产区,有着“太子参之乡”之称的牛大场镇,随处可见太子参种植户和务工群众在烈日下采挖太子参,一片致富增收的景象。
“这几天我们在家里也没有事情干,来挖太子参一天有150多元钱,一个月下来,至少能挣个三四千元。”在家门口务工,既能赚钱又能顾家,这样的生活让该镇牛大场村的村民胡友富十分满意。
“牛大场镇的太子参种植常年保持在5万亩以上,在太子参种植中,我们采取‘党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盘活土地资源,最大化发挥经济效率,切实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真正使产业发展取得实效。从种植到采收,一季太子参可以带动1万余人次务工,主要环节就是种植和采收用工量大,平均每天要1000多个人,全年的劳务支出在5000万元左右。”牛大场镇党委副书记姚云说。
“这些都是简单活儿,对我们来说不难,和大家说着笑、干着活,轻轻松松就把钱挣了。”村民王大琴高兴地说。
近年来,施秉县将中药材产业作为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大健康产业、农业支柱产业来抓,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全县特色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产业发展新路。目前,施秉县的中药材种植包括太子参、丹参、黄精、百合等,面积达11万亩。其中太子参产业种植面积8.1万亩,预计年总产值可达4亿元左右,可带动3万余人增收致富,吸纳近5万人次就近就业。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