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侯天智) 今年以来,雷山县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动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增收致富。
强化技术人才服务,“挂帅”明方向。制定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实施方案,聚焦“茶麻菇稻、蜂蜜黔求”特色优势产业品牌,绘制“施工图”、明确“时间表”,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组建90人的工作专班和41人的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三农”党员农技人才的专长优势。党员主动担任服务团团长和工作组组长,带头开展揭榜技术攻关。通过理顺管理体制、优化服务条件、完善运行机制、畅通技术渠道、强化队伍建设等措施,建立起县级主导、镇级主体、村级配合、户级参与的“四级联动”农技推广发展体系。
组建专家服务团,“解题”破难点。坚持项目建设资金跟着创业创新服务范围和服务经营主体走、创业创新服务和揭榜课题跟着项目投向走、创业创新服务跟着日常业务工作走,用好财政衔接项目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和农业领域专项资金,为创业创新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编制粮油高产技术专家服务团、畜牧水产技术专家服务团和经济作物技术专家服务团3个服务团,下设水稻、玉米、薯类、油菜高效技术专家服务工作组等12个专家服务工作组,每个产业领域明确1名技术领军人,激发农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开展揭榜挂帅,“服务”树亮点。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和“揭榜挂帅”,激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扎实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目前,直接驻点开展面积4800亩的农业技术服务,辐射调动5100亩,受益群众2500户,受益主体25个,实现全县粮食高产示范点全覆盖,确保全县粮食生产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落实补贴资金、表彰奖励、职称评定等,解决农技人员后顾之忧,“温暖”服务农技人员,让农技员主动下基层、乐于下基层,真心实意地帮助农民致富。目前,各团队人员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344人次,形成“服务一个、影响一片、带动一方”的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