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25日

“以学生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三穗县桐林镇坦洞小学 肖再渊

课堂是开展小学教学的重要场所,而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难题,教师务必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出如下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创设以故事为主体的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将有趣的课外内容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分数的教学时,可以以学生熟悉的东西作为依托,如讲述《喜羊羊与灰太狼》故事,“有一天,羊村开会进行食物的分配,有一个饼,懒洋洋跟美羊羊都想要那个饼,但是怎么分才能使得两个人都有同样多的饼呢?”学生回答“一人一半。”此时,教师让学生用数来表示一半,学生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学生的兴趣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而教师正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来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从而有效地增强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课堂导入以语言表述为主,这种导入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创新是改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最成熟的教学辅助技术,将其应用到数学课堂导入中,能够让学生以具体、直观的方式去完成导入内容,并借助信息技术多元化模式来发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予以展示,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完成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观察,并通过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对比,产生对立体图形的认知,避免出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混淆的情况。

三、运用游戏教学,开展趣味教学

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来看,游戏作为他们最喜欢的娱乐互动方式,其不仅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身心体验,还能够帮助学生探知生活、学习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尝试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去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仍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手工游戏。在游戏中,教师为每一个学生分发白纸板一张,学生需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制作,看哪个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制作。在该游戏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逻辑思维、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的锻炼,还可以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尤其是长方体中每一个面的特征,这在带给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体验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几何知识基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由此实现。

四、探索分层教学 ,体现因材施教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高速发育时期,他们在身体、智力、性格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最终会体现在数学学习效果上。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一客观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性格特点等,将学生分类分组,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在保证讲授知识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在习题训练、作业方式、学习要求等方面区别对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寻求学生的真实需求。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根本进行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才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 2022-07-25 1 1 黔东南日报 c193778.html 1 “以学生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