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25日

州委教育工委:

多举措筑牢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本报讯 (通讯员 匡美美 王树炳) 近日,为切实做好暑期防溺水工作,黔东南州委教育工委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以党员为先锋,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建立联防机制,全面筑牢学生防溺水“安全网”,确保师生过上一个安全、放心、开心的暑假。

强化组织部署,工作谋划到位。制定中小学防溺水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举措,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演练,提升师生防溺水应对能力。成立学校党组织书记牵头、班主任包班、党员教师包人的工作小组,全面摸清在家学生底数,建立“一生一档”台账。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学校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及学生家长层层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承诺书,明确防溺水工作责任,建立健全预防溺水事故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各学校及学生家长签订责任书70余万份,学生签订承诺书70余万份。

强化宣传教育,思想认识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阵地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四个100%”。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主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好防溺水“六不一会”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学生自防自救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及班主任开展“大家访”活动,告知学生家长安全监护义务,加强对学生离校期间的监管,做到对孩子行踪“知去向、知内容、知归时”。采用“媒体+广播+短信”方式,推送安全宣传内容,多维度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共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责任告知书》70万余份,防溺水宣传标语4000余条,确保安全宣传教育全覆盖。

强化联防联控,责任落实到位。构建“部门协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打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安全防护体系。积极组织党员教师对学生上下学路段河道、水库、池塘等重点水域安全排查巡查,建立包保、巡查台账,在危险水域隐患区张贴警示标语、设置安全警示牌、备足救生杆等。强化重点对象排查与关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完善监护人安全责任提醒落实机制,建立安全提醒制度,督促各学校密切家校联系。组建党员教师志愿服务队、发动群众开展志愿巡河,制止学生私自下水游泳、到危险水域玩水等危险行为,全面营造“防溺水、守安全、我行动”的浓厚氛围。入夏以来,累计出动志愿巡河4500余人次,共排查隐患水域500余处,设置警示牌3000余块。

--> 2022-07-25 州委教育工委: 1 1 黔东南日报 c193815.html 1 多举措筑牢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