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26日

施秉县:

用好“桥头堡”政策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刘恩阳) 今年以来,施秉县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实施的重大机遇,积极用好“桥头堡”政策,着力奏响农业大发展、旅游大提质、协作大突破、人才大振兴的乡村振兴进行曲,以“四个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着力打造“产品+市场”产销机制。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企社共建”模式,带领群众大力发展黄桃、珍珠油桃、黄金脆梨、新西兰猕猴桃等精品水果1400亩,发展中药材缬草150亩、百合300亩。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依托大湾区市场优势,积极打造“绿色产品+大湾区市场”销售品牌,采取引入大湾区优质企业和培育本土企业双措并举,做强精品水果和坝区特色蔬菜产业,延伸拓展中药材产业链,建设面向大湾区生态农林产品基地,积极发展“首店经济”。

着力构建“服务+资源”发展机制。着力推动“施秉服务+大湾区资源”联合发展,协作打造森林康养和红色旅游品牌,为大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学生深入施秉开展红色教育、康养体验提供高品质旅游服务。2021年各级党支部到红六军团黑冲战斗遗址开展现场教学100余期9000余人次,其中大湾区各5期100人次。

着力强化“项目+资金”协作机制。着力强化“施秉项目+大湾区资金”协作开发,统筹谋划一批特色产业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和深挖红色史实,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增收渠道,加快振兴步伐。目前,结合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入股及其他产业发展项目,2021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累积约72万元。

着力推动“人才+平台”互动机制。积极与佛山市高明区达成系列结对帮扶协议,着力构建“施秉人才+大湾区平台”培养机制,推动建立施秉大湾区干部培训互动,争取选派年轻干部到大湾区考察学习、挂职锻炼,让施秉县年轻干部在大湾区学知识、增智慧、长才干、拓视野。2021年,施秉县选派年轻干部到高明区跟班学习10人次,参加培训2期100余人。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2-07-26 施秉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193861.html 1 用好“桥头堡”政策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