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26日

谈谈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渗透

○ 天柱县坪地镇中学 龙绍和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简单而又复杂的学科,从语文的工具性而言,简单指的是我们使用语文语言手段,交流沟通,分秒不离;从语文的人文色彩而言,情感在语文中无处不在,物喜己悲,半字百味。随着农民工进城时代的热潮兴起,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冷漠化视觉冲击,远离父母依赖手机的农村学生情感日益淡漠,谈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的渗透,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1.本末倒置,教师成为主体,学生成为“被导”的专制语文课堂教学

名师于永正曾说:“我国的教学危机的根源是专制教学。”专制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一言堂”,教师凭自己的意志独断专行,操控学生的一切。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想法,这就是教师作为“尊者”的上一代对学生下一代赤裸裸的“说教”。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板着一副知识分子的脸孔,审视着求知如渴的眼睛,引导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在语文教学课堂里无视学生的存在,学生“被”引导,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情感温度,缺少了人文关怀。

2.课堂里以“伪”体验为“真”情感,缺乏“真”的思考和判断

前不久,笔者听过一堂《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课,老师花了大量时间讲游踪、时间的线索,讲写景方法,不让学生读课文,担心学生体会不了作者的情感,一层一层地剐剥文本,最后问一句:同学们有感受到冰塔林的美吗?教师自言自语,学生默默无声。离开学生的需要肢解课文,迎合教参里的标准答案,忽视语文教学课堂的人文性,事倍功“半”都难。

20多年从教,听过的语文课很多。氛围民主自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做幕后引导,根据学生的心里需要来决定教学结构和规则,取舍教材和判断教学时机,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动手的机会、合作情境,注重学生产生情感体验的语文课堂教学,即使时过境迁,却记忆犹新的。

二、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渗透的策略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回归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学习最亲的亲人,因为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相长合作中产生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认知,滋养学生心灵,生成情感体验,丰富其内心世界,达到理性认识的提升,形成语文素养。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有学生这个鲜活的“人”存在,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有价值:老师有成长,学生有情感体验。我眼中有你,你的成长中有我,在民主合作中进行有情感温度的语文课堂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找到了学习语文产生的情感,有这种情感触发心中的热爱,增强对母语的自信。例如,在教学《背影》的课堂中,在学生品读经典描写时,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件小事蕴含深挚的父爱,唱一首父爱的歌、写一段父爱的文字,从而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此情此景,这种父爱的情感体验不是出于文字而高于文字的情感体验吗。

2.去伪在真,反复阅读课文,教师应永远将自己当学生

李镇西先生建议,反复朗读课文或者教材内容,是备好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农村教语文很多年,有的教师真成了“老”师:一本教参打天下,吃尽“老”本都不怕。认为语文课就是教参那样教,不研读课文不谦虚,还掩饰自己的孤陋寡闻、一潭“死水”。本人时隔5年里听了某教师执教的两堂《春》:从春草春花到春风春雨、从修辞到主题几乎不变,唯一“变”的是教师苍老的容颜,这样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变“老朽”的伪课堂,没有新的体验去滋养学生。像《春》这样的美文,从学生的个性喜好打破教学模式的藩篱,从个人体验去引导阅读,从文字音律美、用词生动形象、描写视角转换和修辞手法运用等来交流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更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教师以学生的心态去反复阅读,找准自我情感的渗透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发深层次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要表达什么感情。从文字到情感渗透,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抓关键句子或段落,以点带面来突破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抓关键句子来突破课堂教学情感渗透,这种方法直接而直指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关雎》中“君子好逑”是统领全篇的关键句子:君子想追求淑女,才有下文追不到的“辗转反侧”痛苦煎熬,幻想成婚之快乐,与诗人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共鸣,生成美好心动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暗含作者的褒贬感情,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之“鄙”,战胜问其故,更显其“鄙俗”,反衬曹刿的智勇双全。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做到眼里有人尊重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准情感渗透点,抓关键句子或段落来以点带面突破,建立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师生和谐“情感场”,做有爱的温度的语文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教育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夏丏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饱含情感的语文课堂,才是一堂滋润学生的精彩课堂,才能促进学生良好情感品质的形成,培养健全人格,成为一个有时代情怀的新人。

--> 2022-07-26 1 1 黔东南日报 c193867.html 1 谈谈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渗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