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26日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搞好计算教学

○ 岑巩县天马镇中心小学 杨 波

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着十分重要地位的应该是计算的教学,它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小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数学教育者应该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方面的因素,及时引导

首先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计算的结果。从而,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时会产生排斥的心理,表现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去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的算法,那么错误就会出现。再次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因计算本身没有情节而且形式简单,容易造成小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或符号抄错等等。当然,计算中抄错了一个小小的数字或符号,那无论你运算顺序怎样正确,解法如好,都将会是一场空。再次多做会导致学生的排斥心理,计算题本身就枯燥无味,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非常短,天性好玩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认真做。如果一下做几十个,学生做得太多,错误的就越多,也难体现出学生计算水平高低,做到最后只是草草完事。相反学生做得少,认真做正确率就相对高,改正的也就少了。因此,每次计算时6—10题足够了,如果用“拔苗助长”式的练错误就会较多,学生也不乐意去接受。但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老师足够重视,及时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再针对错误对症下药。

二、课堂中营造和谐的气氛

一堂好的数学课犹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走进孩子那五彩缤纷的情感生活中去体验与欣赏他们心中的数学世界,去理解并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一数学教学片段: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笑着问学生:“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还有10只。”有几个学生说道。“应该是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全都吓跑了。”(其中有多数学生赞同地点着头)“还有8只小鸟。”一个清晰的声音在杂声中响起。“不对,不对。”其他学生纷纷反对。“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还有3只小鸟吗?”老师用温柔的语音鼓励着说。“因为10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8只不会飞的鸟宝宝。”这是多么精彩的回答啊!老师和全班同学禁不住为他鼓起了掌。我们作为老师,当孩子的回答不在我们的标准答案内时,请轻轻地问 “你是怎么想的呢?”当孩子的做法出乎我们的意料时,请轻声地说 “你为什么这样做的呢”。只有在这样和谐的数学课堂里,我们才能让孩子们深刻地铭记,愉悦地去学习。

三、注重强化学生口算的基本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逐步提高的,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在于要持之以恒训练,让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在实践中,笔者观察到多数学生口算的错误,都是后面比前面多。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在做口算时,如果时间允许,在第二遍口算验算时从后往前算,这样找出的错题就多,正确率就会明显提高。

四、在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

因为学生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将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会更方便。

五、重视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培养

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务必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力争算一题,对一题。当学生计算时错误很多,老师容易急于求成,每次要求学生做很多题来达到练习的目的,而这恰恰相反,这会导致学生有排斥心理反应。 如果要让学生做15道题,要是把这15题分两到三次做,每次只有5-8题,少而精地练习,并且采取一定的表扬或鼓励措施对学生的成绩予以肯定,学生会很乐意地去做,努力去完成每一道题,以这种“短频快”的步子去练,错误会明显地减少。

小学生计算教学非常重要,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每天坚持不懈地去训练,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平时在作业后必须自我检查和验算。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教师必须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 2022-07-26 1 1 黔东南日报 c193893.html 1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搞好计算教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