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7月27日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 凯里市第三中学 徐建国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现阶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该方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部分问题。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究,将物理学习转变为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是目前教学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更符合素质教育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

一、强化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物理思维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及题目的训练方面,对于实验教学存在忽视,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水平。

例如,在进行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研究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从问题设置、实验活动设计、实验总结三个方面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首先,在实验问题的设计方面,教师在需要提前准备实验用具,包括羽毛、玻璃球、长导轨、直尺、秒表等,教师需要在实验引入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左右手中羽毛和玻璃球,此时提出问题1:同时松手,羽毛和玻璃球的下落速度相同吗?问题2:如果不同,哪一个下落的速度更快?问题3:玻璃球下落速度更快是由重力决定的吗?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学生可以了解到羽毛下楼速度慢是由于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不断通过问题设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对实验问题进行探究。其次,在实验活动设计方面,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实验步骤,而教师主要负责在旁指导。最后,在实验的总结环节,教师需要明确告知学生要进行问题探究式学习,同时还需要重点关注实验之后获得的各种结论和规律,教师应该尽量发挥引导作用,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将实验结果与实验设想进行对比,从而验证设想的正确性。

二、培养探究意识,优化物理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堂之外并不会主动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少知识探究意识,未能正确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较低。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

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微课教学法,提前布置预习或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大纲,自主完成基础性知识内容的学习,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制作成短视频的形式,每个视频讲解一个知识点,并收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上结合重难点和学生的知识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三、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物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景或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学生观察细沙的下落情况时,可以发现细沙沿着圆锥体表面下落,当锥体的母线与地面夹角达到一定的角度时,细沙不再向下滑,重复这一过程,圆锥体就会增大,根据这一现象,回答动摩擦因素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解决该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沙堆,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沙漏工具,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现象,每个学习小组都需要提出一个在解决本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像沙子受到哪些力等,当学生提出问题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得出动摩擦因素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会主动思考、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对于学生物理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作用,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强化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 2022-07-27 1 1 黔东南日报 c193930.html 1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