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五小学 李 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教师必须要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提问技能,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让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对于教与学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小学作为学生一切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一切能力的基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把语文教学作为深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石,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主动提问的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十多年以来,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开始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但这种引导并没有从教师占据课堂主体中走出来,这是语文教学必须尽快创新的重要环节。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还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之后教师再对答案进行判断的模式,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未被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较低。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尽快解决,那么很难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师生如果始终处于颠倒的地位,这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目前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过于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性不高,不能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能够摒除传统教学模式的阻碍,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整套的教学流程,只注重教学内容的灌输,在教师教学内容叙述完之后,也差不多到了下课时间,学生丝毫没有时间去提问,这对小学生更好地接受课堂内容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理与论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因材施教。
二、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主动提问的重要意义
目前语文教学课堂中较多学生都处于被动回答问题的状态,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而这便凸显出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质疑与解疑获得成功的体验后,会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逐渐养成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比较弱,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意识及能力,能很好地解决此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另外,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的思想行为还不够成熟,在学习中遇到很多的问题,都不能够独立解决,也因此学会在教学课堂上主动提问,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最快途径。同时,在课上课后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提问,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三、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
(一)正视课堂教学主体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使小学语文课堂变成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基地。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正视小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充分拓展学生提问空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课堂教育。其次,要顺应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方案,这样学生才能够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内容学习,能够真正地主动去探索小学语文知识。只有在主动的学习状态下,小学生才能够主动地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这对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流程时,应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将教学内容划分难易点,为学生课堂提问预留出充足的解答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问题对教学课程做出及时调整,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灵活性。
(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课堂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小、认知能力弱,但是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因而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抓住学生不同的心理,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提问。首先,对于乐问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继续保持提问的精神,同时通过对他们的表扬,点燃其他学生提问的热情。其次,对于性格内向不愿意提问的学生,教师采取关怀式的教学策略,鼓励并激发他们的辩论心理,以此来提高学生提问的热情。例如,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时,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告诉他们秋天是我们每年都会度过的一个季节,你们是否有听过它的声音,以此来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对于乐问与逐渐乐问的学生都要及时给予鼓励,以此来激励全班学生参与到提问中,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始终保持兴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与课堂内容有关与否,都要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和鼓励。教师要对学生提出问题中正确的理解进行鼓励,而不正确或者不是很贴合课堂内容的问题,耐心解答,避免学生走人误区。
(三)重视小学语文的课堂实践教学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增加课堂实践环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将心比心》的教学时,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当碰见老奶奶过马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当我们去医院打针,年轻的小护士因为紧张,导致自己被扎了几针时,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教师从故事的讲解中,通过提问去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能够感兴趣的课堂实践教学,逐步地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提问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分析,我们能够知道就目前阶段来看,引导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主动提问,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出问题,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小学生只有在发现了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才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着重引导小学生自主思考,打破“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